盟区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盟区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ID:9949614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16

盟区第四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盟区第四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盟区第四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盟区第四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盟区第四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盟区第四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作者:常胜小学…文章来源:转帖点击数:216更新时间:2010-4-2710:47:34◆单元教材基本分析  本册第四单元共四篇课文和一个练习,分别是《母亲的恩情》、《沉香救母》(一)、《沉香救母》(二)、《木兰从军》和《练习4》。这一单元的课文属于“亲情篇”,主要是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其中《母亲的恩情》、《木兰从军》这是两篇表现历史人物、事件的课文,《沉香救母》两篇连续的课文是一则生动的民间神话故事。不仅可以让学生受到教育,而且也利于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这一单元的练习四则主要以学用字词句和说说写写

2、为教学重点,同时继续巩固学生查字典的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查字典的方法。  《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地引出了古诗《游子吟》,并提供了相关的知识背景,展现了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体会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诗歌的背景和内容,第四自然段,即古诗《游子吟》。第五自然段交待了《游子吟》的写成。本文语言朴实,意境纯美,感情真挚,适合学生阅读。课文所配3幅彩图,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领悟课文和古诗,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从而增强对诗句的感受。  《沉香救母》是

3、一篇民间神话故事,讲的是沉香立志救母,拜师学艺,不畏艰险,打败二郎神,力劈华山,救出母亲的全过程。为了阅读上的方便,分为两篇,第一篇是立志学艺,第二篇才是劈山救母。两篇课文虽有时间跨越,但是情节贯通,联系紧密。  孤立地读课题,给人的直觉是课文只是写沉香救助母亲的事情,按此理解,自然阅读的时候只要抓住第一篇中的“从师学艺”和第二篇中的“不畏艰险”两部分内容就可以突出重点了。  如果两篇课文连读,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小沉香“从师学艺”“不畏艰险”的真正原因或动力所在首先缘于父亲。父亲“叹了一口气”“含着眼泪”的对母亲的思念,深深地刺痛了沉香,使他“又难过又气愤

4、”。面对“心狠手辣,神通广大”的二郎神,父亲担心儿子而导致的“苍老”,使小沉香“默默地攥紧了拳头”痛下决心,也更唤起了他对母亲的“日思夜念”。    从字里行间我们会发现,课文既有母子之情,更有父子之爱。沉香是感受了父母的“舐犊之爱,才有了刻苦习武,不畏艰险的“乌鸟私情”。    抓住了人物内在情感,才会自然地理解他的外在表现。综上所述,第一篇课文的学习,要引导学生读好父亲的表现,挖掘小沉香面对父亲时自己内心的情感,从而水到渠成地体会他习武时的刻苦。  《木兰从军》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讲的是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

5、祖国的优秀品质。全文共分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花木兰是古代的一位女英雄。第二自然段讲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花木兰告别亲人,女扮男装踏上征程,奋勇杀敌,战功赫赫。第四自然段讲花木兰胜利还乡,恢复女儿装,将士们惊叹不已。课文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插图,展示了花木兰一身戎装驰骋沙场的英姿。第二幅插图,描绘了花木兰文静俊美的姑娘形象和将士们前来探望的情景。两幅插图形象鲜明,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悟花木兰的优秀品质。  《练习4》安排了4个板块,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说说写写。其中学用字词句和说说写写是教学重点。  通过研读我们不难发现

6、,人物故事的文本特点大多是注意通过刻画人物的动作、语言、形态以及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写作方法也多为紧扣中心事件来突出人物形象。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人物故事类的课文时,应抓住中心事件和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品读关键词句在反复朗读中,不断加深对人物内心的理解,不断加深对人物动作、神态、思想、情感变化和发展的体会和感悟。    ◆篇目教学分析  《母亲的恩情》(两课时)  文本解读:  《母亲的恩情》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文包诗课文。文包诗这种课文类型是苏教版的特色,也是古诗教学的新课型。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巧妙的把一首诗包含在一篇简短的文章里,生动地介绍

7、了与古诗相关的背景知识及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现创作诗的具体情境,在文中巧妙、自然地引出了古诗《游子吟》,表达了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可以说:“诗”是“文”的中心与升华。  教学主线:  主要围绕“文与诗”的联系来进行教学,抓住“母亲对孟郊的恩情”为教学主线,通过学文——在文中找诗意——背诵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文本故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激发情感、想象,从而体会母爱子、子念母的一片真情。  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围绕教学主线,我们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

8、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