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建设 着力改善民生

加强社会建设 着力改善民生

ID:10390823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加强社会建设 着力改善民生  _第1页
加强社会建设 着力改善民生  _第2页
加强社会建设 着力改善民生  _第3页
加强社会建设 着力改善民生  _第4页
加强社会建设 着力改善民生  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强社会建设 着力改善民生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强社会建设 着力改善民生  摘要: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民生问题格外突出的时代条件下,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把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当做执政的第一信号,是我们党求真务实的生动体现。将改善民生、让全体民众共享发展成果的治理目标用“五有”的形式确定下来,充分体现着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不仅果断地转移到民生领域,而且具有了明确的治理目标。  关键词: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

2、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一、加强社会建设是时代所需    1.加强社会建设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四个深刻变化”,即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一方面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使中国的发展速度令全世界惊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超高速度”;另一方面,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包括发展承受着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巨大压力,阶层不平等、性别不平等以及城乡不平等和地

3、区不平等在加剧,而且生态灾难的阴影又逐渐逼近。这些矛盾导致中国阶层之间,地区之间甚至民族之间面临巨大的离心趋势,一旦面临全球性的大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我们将缺少有利的回旋余地。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说的:“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化解发展中的风险。而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建设,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本身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实现社会现代化

4、是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突出任务  世界是一个舞台,现代化是一种竞赛。中国也是世界现代化竞赛的一名运动员。在这场国际竞赛中,中国现代化进程主要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启动相对较晚,以至于目前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已经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领先水平,在社会现代化方面,还属于社会欠发达国家。世界社会现代化包括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中国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还没有完成,但已经有发达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因素。发达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代表了社会现代化的先进水平和发展方向,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是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典型特征。我们选择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六

5、个指标进行比较,很显然,中国的差距很大:人均信息费的差距,美国、瑞典、挪威和日本是中国的40多倍;人均公共教育费用的差距美国、瑞典、挪威是中国的50多倍;人均公共卫生费的差距,美国和挪威是中国的100多倍;其他像电脑普及率、因特网普及率、大学普及率和能源使用效率中国与发达国家也有很大距离。因此,加快社会建设,是中国现代化整体进程推进的需要。  中国社会现代化国际地位目标是:在21世纪前50年达到社会现代化的世界中等水平,在21世纪后50年达到社会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2008年2月7日提出了促进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三个战略重点

6、,分别是生活质量、社会转型和国民素质,并认为:以生活质量现代化为重中之重。    二、加强社会建设是现实所迫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实现了温饱并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开始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阐述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即: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7、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