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思考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思考

ID:14478950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8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思考_第1页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思考_第2页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思考_第3页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思考(一)城市水、大气、固体废物污染的现状及主要来源1.水污染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人口的高速增长,我国的水资源日益紧张。特别是最近全国各地均出现旱情,有507万的人饮水困难。然而水污染使得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环保部门监测,目前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

2、%~70%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我国城市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工业发展中超标排放的工业废水;二是城市生活污水。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的结果,工业废水全国产生量为738.33亿吨,排放量为236.73亿吨。工业企业废水处理设施140652套,设计处理能力2.35亿吨/日,废水年处理量458.52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为343.30亿吨。2.大气污染根据2004年环境状况公报,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与上年变化不大,部分污染较严重的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劣三级城市比例下

3、降,但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城市的比例也在降低。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部分地区二氧化硫污染较重,少数大城市氮氧化物浓度较高。酸雨区范围和频率保持稳定,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有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含量高,含菌量大,煤烟型污染占重要地位,新兴城市和小城市大气污染也日益严重,.5部分城市污染转型等特点。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产和生活用燃煤,包括火力发电厂和家用的小煤炉。其次则是一些工业污染源,如钢铁厂、水泥厂和石油化工厂等。另外,在一些发达的大城市,由于汽车的行驶量非常大,使得交

4、通污染成为严重的大气污染源。3.固体废物污染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的结果,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8.52亿吨,综合利用量为18.04亿吨(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2124.44万吨),处置量4.41亿吨(其中处置往年贮存量1964.05万吨),本年贮存量15.99亿吨(其中符合环保要求贮存量12.11亿吨),倾倒丢弃量4914.87万吨。固体废物来源主要包括工业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二)“生态之城”中四种技术的优缺点,及丹卡门甄别四种技术的方法的对我的生活的启示第一种垃圾处理方法是将垃圾燃烧成灰烬然后再用来填埋建造人工岛,

5、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解决了垃圾太多无处掩埋的问题,降低了城市碳排放量,而且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扩大了城市的可用土地面积。缺点是,燃烧垃圾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污染,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第二种方法是等离子气化法,先利用等离子体将垃圾气化,然后再利用产生的能量发电,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将原来看似无用的垃圾转换成有用的物质,实现了垃圾的循环利用。但是这项技术对大多数城市来说技术含量太高,实现起来难度较大,不适合马上推广。第三种方法是生物质焦技术,这种技术减少的碳足迹是最高的,它能产生能源而且可以将碳储存在泥土中,它能减少废气的排放,产生绿色能源,但是未

6、来可能会有变化。第四种方法是城市污水供热系统,它能源源不断的产生热能用于供电,但是它所能处理的垃圾的量比较少,不能解决目前城市大量垃圾堆放的问题。这四种方法的共同的理念是实现垃圾的循环利用,并且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随着目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生活污染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护环境的整洁,尽量做到日常用品的循环利用,不要随意丢弃,节约资源和能源,“低碳”地生活。在工作中,我们要随时考虑到自己所做的项目对环境是否造成污染,污染的程度如何,应如何减少污染,树立起循环利用和“低碳”的概念。

7、(一)八大公害事件及水俣病、痛痛病的启示我国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要吸取发达国家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的深刻的教训,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政府的相关部门要把好保护环境这一关,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到大气和河流中,并且要让产生污染的工厂企业远离居民的生活聚集区,减小工业生产对人们工作生活的不利影响。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做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一、转变目前经济发展的模式,以前是重经济发展而轻环境保护,现在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重,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但反过

8、来又可以为环境资源的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而环境问题的解决,又可以为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生存环境。二、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