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小说中母亲形象研究

余华小说中母亲形象研究

ID:34034180

大小:57.0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余华小说中母亲形象研究_第1页
余华小说中母亲形象研究_第2页
余华小说中母亲形象研究_第3页
余华小说中母亲形象研究_第4页
余华小说中母亲形象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余华小说中母亲形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余华小说中母亲形象研究摘要:余华小说中的男性形象一直为文艺评论家所关注,而女性形象却很少有人提及,一直被隐藏在男性形象之下,处于遮蔽状态。本文主要从女性形象之一的母亲形象出发,分析余华的女性观,以及反映出来的男权意识。关键词:余华母亲形象男权意识余华是当代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其先锋小说的主题被文艺评论家们定论为:暴力、死亡、苦难,而其后期的作品有了很多温情的成分。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余华的小说都引起了文坛的震动。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余华小说的主要人物迄今为止没有走出男性的视角中心,无论是在短篇还是长篇里,女性形象一直处于被遮蔽状态。余华虽以

2、具有反叛和颠覆精神的“先锋作家”称名于文坛,但其思想深处存留着浓厚的传统男权意识,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余华文本世界中女性形象有母亲、女儿、妻子、情人等,这些不同角色的女性不仅被蒙蔽在文本男性形象之下,而且均是“男性按照自身利益的需求和心理渴望对女性的构思与想象,是传统的男权中心主义价值尺度在文学中的折射”o[1]本文试图就女性形象之一的母亲形象,对文本进行解读,探讨余华小说中的男权意识问题,关注这群被人们忽略的男权统治下的女性们。母亲是人类生命的孕育者,母爱是人类历史上被赋予最伟大意义的精神之爱。古往今来,诸多文学家都对母亲形

3、象进行着观察与构建、雕琢和加工,从多角度抒写母亲及母爱。母亲作为圣爱的化身在作品中往往处于被歌颂的地位。然而男性作家笔下的母亲形象大多数是依附于男性生命周期中的抚育者、牺牲者,她们自身价值的实现要依赖于男性,母亲被赋予更多男性所规定的意义。正如一位女性作家所说:“母亲原型以温驯、隐忍、牺牲和奉献精神为基本特征,其实质传达的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的规范与期待。”[2]作品中的母亲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母亲形象当然不会是完全一致的,特别是在小说中,母亲的存在是一种夸张的状态,她们必须在有限的舞台上和时空中尽可能展现出自己的文化价值,无论这种价值是作者赋予

4、女性的还是属于女性自身,它都代表着一种文化取向,一种人文精神。从这个角度说,母亲形象长久以来就具有一种文化符号的意义,余华身为一位男性作家,其作品中的母亲成了“温柔顺从”的文化符号。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温柔顺从的母亲形象,实现着他的“理想女性”的愿望。具体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如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中的母亲、《活着》中的母亲家珍等。《在细雨中呼喊》里的“母亲”是一个男权文化尺度下标准的贤妻良母。从出场到死去,我们所看到的,是她对无赖而又无耻的丈夫孙广才的无言顺从,是对丈夫明目张胆地与寡妇偷情的行为的隐忍与宽容,是对贫穷而冷漠家庭的无私奉献与

5、无谓的牺牲。在余华笔下,年轻时的母亲温顺可人,一心只知迎合丈夫的需要。比如,当丈夫孙广才卖菜归来,等不得到家就急急把她拖到别人家的一条长凳上一泄欲望之火时,母亲竭力配合,即使腰带断了,也没有怨言;再如,当母亲因分娩而延误了给丈夫孙广才送饭遭到他粗蛮的斥骂时,她依然轻声细气,温柔如水;虽然她刚分娩后的身体'‘虚弱地面临剧烈的疼痛,可她依然面带笑容从篮内为父亲取出饭菜”,[3]同时''细声”告诉丈夫:“本来早就给你送饭来了,没出家门就疼了。……疼得走不过去。”[4]表面上看来这是在歌颂母性的温柔与顺从,是女性崇拜,实质上是男性对女性的心理期望的

6、无意识显示。除了温驯、善良的品格和牺牲、奉献精神外,母亲还具有宽容和隐忍的胸怀。当丈夫明目张胆地与寡妇厮混并将家中财物源源不断运送到她家时,当村里人无人不知孙广才与寡妇妹居时,母亲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指责和怨愤,“手脚总是不停地干着什么,说话不多的母亲,在忍气吞声的日子里表现得若无其事”[5]。她不仅悄悄忍受了背叛与耻辱,而且一如既往地向这个给她带来痛苦与屈辱的无赖丈夫敞开她的一切,哪怕他刚从寡妇的被窝里爬出来又钻进了自己的被窝。直到弥留之际,'‘这个一生沉默寡语的女人开始大喊大叫,声音惊人响亮。所有的喊叫都针对孙广才而去”[6],然而她的喊叫

7、中也不无对丈夫的畏惧与乞求:"不要把便桶拿走,我还要用。”“脚盆还给我……”[7]我们不得不说她是一个屈辱的母亲,因顺从而屈辱。《活着》中的母亲家珍更是母性的楷模。她本是一个读过书的、富商的女儿,却嫁给了一个吃喝嫖赌的丈夫。经历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磨难后,她依然对丈夫温柔顺从,对儿女慈爱奉献。家珍一直信奉着有丈夫在,什么都会好的,''你回来就什么都好了”。[8]在临终之时她说的话更可以看出她对丈夫的依赖:她一遍一遍地对我说:'‘这辈子也快过完了,你对我这么好,我也心满意足,我为你生了一双儿女,也算是报答你了,下辈子我们还要在一起过。”[9]这

8、是一个任劳任怨的母亲,因为顺从而任劳任怨。此外,在余华的小说中还有很多温柔顺从的母亲,比如《许三观卖血记》中的母亲许玉兰,《兄弟》中的母亲李兰。不难看出余华在小说中对母亲是歌颂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