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慈善文化资源对高校慈善文化培育的借鉴与启示

中外慈善文化资源对高校慈善文化培育的借鉴与启示

ID:42033141

大小:4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6

中外慈善文化资源对高校慈善文化培育的借鉴与启示_第1页
中外慈善文化资源对高校慈善文化培育的借鉴与启示_第2页
中外慈善文化资源对高校慈善文化培育的借鉴与启示_第3页
中外慈善文化资源对高校慈善文化培育的借鉴与启示_第4页
中外慈善文化资源对高校慈善文化培育的借鉴与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慈善文化资源对高校慈善文化培育的借鉴与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外慈善文化资源对慈善文化培育的借鉴与启示一.中国传统慈善文化思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传承着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尊老爱幼、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优秀的慈善文化。中国传统慈善理念起源于家庭,推及于社会,主张通过仁者爱人來实现少孝、中爱、老慈,进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博大精深的传统儒释道思想也在不同的理性层面为中华慈善精神与实践提供着充足的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有源之水,有根之木、有灵之光。1从慈善的文化源头看,儒、释、道等思想是慈善在中国生成的重要文化源头。如大慈善家熊希龄所言「'吾国立国最古,文化最先,

2、五千年来养成良善风俗者,莫不由于儒、释、道Z学说所熏陶”。2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倡导“礼乐”和“仁义”,主张“仁爱”,这是中华民族利他文化的重要起源。《礼记•礼运》的一段描述可谓是对儒家仁爱思想最经典的诠释:“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墨家主张的“兼爱”、“非攻”思想是中华民族I専爱思想的重要源头。道家主张的“行善积德”的善恶因果论,则将宗教思想注入到利他与I■専爱的文化之中。而“予乐为慈,拔苦为悲”的佛家思想更是将这种慈善的美德传播到普通大众那里。丿力经漫长岁月的传递,

3、这些传统慈善文化逐步积淀为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守望相助的利他道德情感和道德价值。1.儒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民本思想、诸了百家的仁爱学说构成了传统慈善文化的理论基础。《尚书》B:“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木,本固邦宁”。民木思想萌芽于殷商时期,对民的重视始于商代,商汤的赈恤饥寒的措施可视为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滥觞。而到周朝已非常注意惠民保民的政策,周Z所以能将商取而代Z,是因为能够在“天命无常,唯德是亲”思想观念中崇尚人的道德,体恤人民的疾苦。周统治者能够理性地爱民保民。这在周礼(《周礼•地官司徒》)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4、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赈灾,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及至春秋时期,敬畏民心、注重民事已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思想。这深刻地影响着后來的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仁爱”思想。随着儒家民本思想的推及于社会生活,使得历朝历代I余日昌:《屮华传统美徳从书一慈善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8页。2周秋光,曾桂林:《屮国慈善简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统治者谨奉“民为邦木”的占训,通过施粥、赈谷、调粟等多种慈善救济措施赈恤灾民,唐宋以后还通过各种慈善机构如慈幼局、养济院、普济堂等发展慈善事业。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5、核心。儒家所倡导的“仁”的伦理精神在口常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人的慈善意识和慈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儒家文化认为,“仁”的本质首先要善待与自己有血亲关系的父母家人,即“孝悌”。然后在此基础上推己及人,即“泛爱众”。它充分反映了儒家由此及彼、心怀天卜•的仁爱原则。儒家认为善即为仁,而仁就是爱人。孔了的“仁”是将人的伦理规范和道徳情感高度结合。要想达到“仁”的真正实现,就必须首先从“修身”做起,即在道德人格方面的全面提升。孔了的“仁者爱人”,“泛爱众”(《论语•学而》);“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6、”(《论语•泰伯》);“了欲善而民善矣,君了Z德风”(《论语•颜渊》)等仁爱思想不仅深深影响了每一个有善心的人,'更丰富和强化了慈善文化的内涵。为慈善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思想支撑。孟了的“仁爱”思想是在继承孔了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來的。他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了•离娄上》),5孟了透过“仁者爱人”的表层现象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慈善观。孟了主张先天性善,提出人性的人心固有四个善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善端是引导

7、人们扬善抑恶的力量Z源。在孟了看來,所有的仁爱Z行,慈善Z举都发□人们内心深处,所谓“仁,人心也”,这种内在求善的精神追求,使仁爱上升为一种趋善的道徳价值,是其慈善思想中的独特之处。总的來讲,不论是孔子的仁者爱人还是孟了的“不忍人Z心”;不论是韩愈的“博爱”还是张载的“民胞物与”以及儒家爱民、惜民的仁爱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这就为后世慈善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最可靠的文化支撑和思想支撑,也正是在这种人本思想的影响下才衍生和发展了这个伟大民族的扶危济困,尊老爱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邻里互助、乐于助人等优秀传统美德,发展了中华民族独

8、特:伟大的精神文明。1.道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道家是以老圧为代表而形成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老庄的哲学屮崇尚自然和清静无为,但道家并没有在虚无缥缈的哲思中追求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他们依然口上而下地思考着人生中的现实问题。从《道德经》和《庄了》这两部经典的3单玉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