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公共课

教育技术公共课

ID:46149621

大小:1.19 MB

页数:72页

时间:2019-11-21

教育技术公共课_第1页
教育技术公共课_第2页
教育技术公共课_第3页
教育技术公共课_第4页
教育技术公共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公共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的’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理解:(1)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2)教育技术的研究任务是: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教育技术的’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设计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的四个主要方面:教学系统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开发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态的过程。需要使用印刷技术、视听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整合技术等运用包括媒体的运用、革新与推广、实施和制度化、

2、政策和法规等管理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教学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等评价包括问题分析、参照标准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教育技术的学科基础理论视听教育的理论与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理论与技术教学设计与评价的理论与技术远程教育的理论与技术教育技术管理的理论与技术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想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开发和使用各种学习资源用系统方法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追求教育的最优化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电化教育是教育技术的一个部分,是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注重现代媒体的开发和利用的阶段性的教育技术,是狭义的教育技术。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之间

3、并无本质差别。“现代”只是一个时间的界定,即20世纪之后出现的新媒体,新技术等。教育技术与教师信息素养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1)从口耳相传到文字教材(2)从直观教具到音像教学媒体(3)从程序教学到计算机辅助教育(4)信息化教育戴尔的经验之塔经验之塔理论要点(1)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各种教学活动可以依其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2)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3)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4)位于塔“中间”的那些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语和视觉

4、符号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空限制,弥补下层各种直接经验方式不足。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即CAI;一类是计算机管理教学,即CMI。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名称演变视觉教育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30~50年代)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教育技术在中国的发展1、电化教育的出现与初步发展2、电化教育向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电化教育迅速发展电化教育研究重心的转变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远距离教学的研究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迅速发展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1、多媒化2、网络化

5、第二章学与教的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作出与此对应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S-R)就是所谓的学习。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行为主义理论早期的代表人物有桑代克(EdwardLThordike)、华生(JohnWatson),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B.F.Skinner)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观华生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在华生看来,人类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和情绪反应,其他的所有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刺激-反应联结形成的。学习规律频因(fr

6、equency)律近因(recency)律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观试误说: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即s-r(刺激-反应)联结,这种联结形成的过程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三个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观斯金纳的实验斯金纳的反射学说斯金纳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的。而人类的行为又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与两类行为相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类:应答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反射学习是S-R过程;操作学习是(S)-R-S过程,重要的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斯金纳的强化原理强化是指“使反应发生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

7、激”。正强化和负强化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强化的程式:指反应在什么时候或多频繁地受到强化。连续强化:每次正确反应之后给予强化。间隔强化:时间间隔、比率间隔行为的学习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塑造在不久的将来对自己和他人有利的行为。如何塑造行为?连续接近(逐步逼近法)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原理积极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及时强化原则自定步调原则低错误率原则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根源于格式塔心理学。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要通过主体的主观作用来实现。认知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苛勒、皮亚杰、布鲁纳和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