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ppt课件.ppt

高二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ppt课件.ppt

ID:59090279

大小:176.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9-25

高二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ppt课件.ppt_第1页
高二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ppt课件.ppt_第2页
高二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ppt课件.ppt_第3页
高二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ppt课件.ppt_第4页
高二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复习建议一、新课程版高大纲要求34弹簧振子。简谐运动。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简谐振动的振动图像Π1.不要求会推导单摆的周期公式。2.对于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只要求理解他们的物理意义,并能识别它们。3.波的干涉和衍射,只要求定性了解。35单摆,在小振幅条件下,单摆作简谐振动。振动的周期公式Π36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振动频率。共振及其常见的应用Ι37振动中的能量转化Ι38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波。横波和纵波。横波的图像。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Π39波的叠加。波的干涉、衍射现象Ι40声波超声波及其应用41.多普勒效应Ι

2、Ι二、复习要求(一).简谐运动1.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1)要求掌握两个简谐振动模型:(1)弹簧振子,(2)单摆;(2)力学特征:F=-kx简谐运动的物体受到恢复力的大小与位移大小始终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3)运动学特征: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冲量;(4)能量特征: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简谐运动过程力学、运动学、能量各物理量的变化特点,运动图像与其对应的过程分析;(5)单摆的周期公式:T=2;(6)受迫振动的频率,共振及其应用;2.需要落实的过程与方法(1).运动过程对应的物理量:对应练习教材P961(2).简谐运动的对称性。教材P94例1

3、、P97例1,对应练习教材P963(3).单摆的等效加速度。教材P95例2。对应练习教材P962(4).利用图像判断简谐运动物理量及物理量的变化。教材P97例2。P98对应练习1、2、3。(二)、机械波1.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1)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波长、周期、波速等概念;(2)波的图像;(3)波的干涉、衍射;(4)声波,超声波及其应用;(5)多普勒效应。2.需要落实的过程与方法(1)机械波的形成过程,每经过一个周期波向前推进一个波长。(2)波的图像:①已知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判断波的传播方向(或者条件、结果互换);②已知t时刻的波形图和经过Δt时间后

4、的波形图,求波速或波的传播方向;③已知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及其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像,求波长、波速或频率。④已知某时刻t的波形,求经过Δt时间后的波形。(3)波的特有现象①波的叠加②波的干涉、衍射,波的干涉③波的衍射④声波(20Hz~20000Hz)、超声波,多普勒效应:考察特点,多以声波为例进行考察,超声波反射的应用和多普勒效应的理解。对多普勒效应的理解:a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波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b.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对于介质均静止时,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的完全波个数等于观察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即接收频率等于波源频率。c.当

5、波源相对于介质静止,观察者向着(或背离)波源运动时,相当于波通过观察者速度增大[v波相对观=v波对介+v介对人](或减小),而波长不变(相对于惯性系),故单位时间内观察者接收到的完全波个数多于(或少于)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即接收频率大于(或小于)波源频率。[f=v波相对观/]同理,观察者相对于介质静止,波源相对于介质运动时,接收到的频率也要发生变化。d.当波源与观察者相对于介质同时运动时,接收频率与波源及观察者相对介质的速度均有关。三、复习建议1.复习课设计指导思想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表述点拨,归纳反馈运用(一)基本概念和对规律复习设置

6、问题情境:弹簧振子模型弹簧振子(二)基本概念和对规律运用落实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单摆的等时性机械波的形成过程问题:0`1`2`3`4`5`6`7`8`9`101112131415169`10`11`12`图a图b图c图6-11搭台阶:(1)若每两个质点间隔为10cm,则波长为多少?(2)画出此时刻0至8质点的位置和运动方向。(3)若波传播到第12个质点所用时间2s,T=?v=?及时反馈落实例1.在某介质中,质点O在t=0时刻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经0.1s第一次向上振动到最大位移处。同时,产生的横波水平向右传播了50cm。在O点右侧有一点P,与O点相距

7、8m。求:(1)这列波的周期和波长各是多少;(2)这列横波的波速;(3)波动传播到P点,P点刚开始振动时的速度方向;(4)从O点开始振动到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位置所需时间?例2.在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s,如图6-10甲所示。振动从质点1开始向右传播,质点1开始运动时的速度方向向上。经过时间t,前13个质点第一次形成如图6-10乙所示的波形。关于这列波的周期和波速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这列波的周期B.这列波的周期C.这列波的传播速度D.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图6-1012345678910111213甲乙图6-

8、1012345678910111213甲乙波动图像(1)波动图像和振动图像的关系问题:图6-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