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与肌肉系统培训讲学.ppt

骨骼与肌肉系统培训讲学.ppt

ID:60127869

大小:7.68 MB

页数:251页

时间:2020-12-03

骨骼与肌肉系统培训讲学.ppt_第1页
骨骼与肌肉系统培训讲学.ppt_第2页
骨骼与肌肉系统培训讲学.ppt_第3页
骨骼与肌肉系统培训讲学.ppt_第4页
骨骼与肌肉系统培训讲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骨骼与肌肉系统培训讲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骨骼与肌肉系统二、CT检查X线平片有疑难、解剖结构复杂部位、软组织。1.平扫:横断面、双侧部位同时扫描。2.增强扫描:确定病变的范围、性质。3.CT脊髓造影:CTM三、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力高。在X线平片的基础上选用。1.平扫:常规先作横断面T1WI和T2WI检查,在此基础上选作冠状和矢状扫描,脂肪抑制序列。2.增强扫描:判断病变的性质和范围。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一、正常影像学表现(一)骨的结构和发育1.骨的结构:形状: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结构:密质骨、松质骨密质骨-长骨的骨皮质和扁骨的内外板。

2、松质骨-骨小梁。中央--骨髓腔。2、骨的发育:骨化:膜内化骨软骨内化骨骨化中心生长:纵向生长横向生长3、影响因素:成骨细胞活动、矿物质沉积和破骨细胞活动都影响骨骼的发育。(二)长骨1、小儿骨:有骺软骨。骨化中心。小儿长骨可分为骨干干骺端骺:软骨不显影。骺板骺软骨二次骨化中心骺软骨骺线干骺端骨干正常骨CT正常MRI骨质为极低信号;成人骨髓呈较高信号。肌肉。关节囊、韧带、肌腱、软骨。关节腔内少量滑液。2、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骨性愈合的时间,有一定规律性。

3、出现:出生~2岁愈合:17~20岁3、成人骨骼:骨干、骨端、骨性关节面(三)脊柱脊柱:脊椎和椎间盘。脊椎:椎体、椎弓(椎弓根、椎弓板、棘突、横突、关节突)。椎间盘:椎间孔:椎管:CT:脊椎、椎管脊膜囊椎间盘周围组织MRI:脊椎(骨质、骨髓)椎间盘脊髓及脑脊液。T2WIT1WI(四)软组织肌肉、神经、脂肪、关节软骨、肌腱、韧带、关节囊、血管。1、X线平片2、CT3、MRI二、基本病变表现1.骨质疏松: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的有机成份和钙盐均减少,二者比例正常。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

4、、减少、间隙增宽。长骨骨皮质分层和变薄。脊椎椎体变扁,上下缘内凹,椎间隙增宽呈梭形。椎体可压缩呈楔形。局限性--感染、外伤、肿瘤;广泛性-老年2.骨质软化: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即钙盐含量减少。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承重的骨骼常发生各种变形。小儿骨骼还可出现二次骨化中心出现延迟,密度减低。维生素D缺乏。发生在儿童为佝偻病,成人为骨软化症。3.骨质破坏:局部骨质被病理组织所取代而造成的局部骨质消失。X线表现:局限性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失,其中全无骨结构

5、。骨皮质破坏缺失,早期呈筛孔状,表层呈虫蚀状。CT易于区分骨皮质和骨松质的破坏。MRI上低信号骨质被不同信号的病理组织取代,高信号骨髓为低信号影代替。炎症、肉芽肿、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图4.骨质增生硬化:一定单位体积内的骨量增多。X线表现:骨质密度增高,骨小梁增粗、增多、密集,骨皮质增厚、致密。发生于长骨时,可见骨干粗大、骨髓腔变窄或消失。多数为局限性—慢性炎症、外伤和某些骨肿瘤。少数为弥漫性—甲旁低、氟中毒。5.骨膜增生:也称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引起的骨膜下骨质增生。X线表现:线状、

6、层状或花边状致密影,与骨皮质平行。早期,与骨皮质间有透亮间隙,之后与骨皮质融合。多见于炎症、肿瘤、外伤或骨膜下出血等。6.骨质坏死:因血供中断,局部骨组织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常见于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缺血性坏死和外伤骨折后。7.骨与软骨内钙化:常见于少数关节软骨或椎间盘退变性钙化、瘤软骨内钙化。X线表现为小环状或颗粒状致密影。CT易发现小的钙化和骨化。MRI难于显示较细小或淡薄的钙化。8.矿物质沉积:铅、磷、氟9.骨骼变形:10.软组织改变:(1)X线(2)CT(

7、3)MRI水肿: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血肿:T1WI、T2WI均为高信号肿瘤:大多数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为不同程度的高信号。三、影像比较X线平片:简便、经济、整体感强。CT:密度分辨力高,无影像重叠。观察解剖关系复杂的结构、显示骨的病变和软组织的改变优于X线平片。MRI:软组织分辨力高,可任意平面成像。对骨髓、骨、关节、脊柱椎管内和软组织病变的显示,更有优势。四肢骨骼:首选X线检查方法。适当地选用CT和MRI,如恶性肿瘤、炎症早期、股骨头坏死早期。解剖关系复杂的结构:CT、MRI检查。软组

8、织及骨髓病变首选MRI。第三节疾病诊断一、骨软组织创伤影像学检查的目的:1明确有无骨折及错位情况、韧带或关节软骨损伤;2在透视下进行复位治疗;3复位固定后摄片,观察复位情况;4定期复查--骨折愈合过程和有无并发症;5判断有无病理骨折。(一)长骨骨折【临床表现】局部肿痛、功能障碍,有时伴有肢体局部畸形。【影像表现】1、X线平片(1)基本X线表现:骨折线--骨折处不规则的透光线。在骨皮质显示清晰,在松质骨为骨小梁中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