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常考基础20练5.docx

2014高考历史常考基础20练5.docx

ID:60318320

大小:58.1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2-05

2014高考历史常考基础20练5.docx_第1页
2014高考历史常考基础20练5.docx_第2页
2014高考历史常考基础20练5.docx_第3页
2014高考历史常考基础20练5.docx_第4页
2014高考历史常考基础20练5.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高考历史常考基础20练5.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高考历史常考基础20练5一、每小5分,共60分1.云港高三模吴郡、吴、会稽三郡,号称“三吴”。晋南朝期一地区A.耕作方式仍然是刀耕火种B.以制造刀而名天下C.商曾几度陷入萎困境D.先于江南其他地区2.武模下是北朝后期佛教信徒人数比例化示意,指出造成种化的社会根源是A.南北朝期乱繁B.治者佛教的重C.名僧致力于教D.佛教有烈的欺性3.州模魏晋南北朝期,我国展的主要特点是A.新封建城市成繁商中心B.大量荒地得到开使耕地面大C.引作物新品种并大力推广种植D.江南迅速开使南北向平衡4.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考其湖池不流水⋯⋯或聚数人踏。身者二

2、丈,短者半之,其内用骨拴串板,关水逆流而上,大抵一人竟日之力,灌田五。”引文所指的灌工具是5.衡水模唐籍在《永嘉行》中写道:“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材料揭示了①北民南迁是由天灾所致②北民南迁是了避北方少数民族③北民南迁有利于民族融合④北民南迁推广了先技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安徽合肥高三第一学期段考布衣”是中国古代人民的称呼,葛亮在《出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葛亮生活的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A.B.麻C.棉D.毛7.北三校二次考座佛寺不只是个宗教所,同也是地方金融中心。寺院借民并收取高利息,有大的地和大量的身份

3、依附者。寺院老正和来到寺院的达官人探着深奥的佛理。反映了A.两期佛教入的情况-1-B.南北朝期佛教寺院的特征C.两宋期商品繁荣下寺院的写照D.明清期土地富向寺院集中的表8.下列古代典籍中,系介了水道所地区的自然地理和地理并当今旅游源的开仍具有很高价的是A.《禹地域》B.《水》C.《水注》D.《抱朴子》9.曹操墓址所在是考古界的。2010年1月11日考古家河南安阳的曹操墓行了考察。曹操墓的“建安文学”的研究有重大意。下列属于“建安文学”的代表作的是A.曹操《蒿里行》B.李白《将酒》C.游《》D.屈原《离》10.魏晋南北朝期佛像画流行,且山西

4、、河南修造了石窟寺,突出明A.佛教广泛播已影响到文化域B.佛教重画和雕塑C.政府重宣佛教D.很多画家信仰佛教11.右所示人物的作品感情真,朴素自然,有流露出逃避,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人”之称。其歌出种格的社会根源在于A.田园光的美B.的C.黑暗的不D.人民的关12.广研《民要·序》中写道:“今采捃,爰及歌,之老成,之行事,起自耕,于醯醢肉,生之,靡不,号曰《民要》。⋯⋯故商之事,而不。”段材料表明作者①采集古今料的原②生之的材准③重生技的指思想④崇尚重抑商的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非第13题22分,第14题1

5、8分,共40分13.下列材料:材料一“及开西域,武帝遣使大夏,,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始有浮屠之教佛教后,帝明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于天竺,写浮屠范。愔乃与沙僧人摩、竺法洛阳。中国有沙及跪拜之法,自此始也。-2-愔又得佛四十二章及迦立像。⋯⋯愔之也,以白而至,因立白寺于洛阳城雍关西。”——《魏·老志》材料二“都下建康佛寺五百余所,极宏;僧尼十余万,丰沃。所在郡,不可言。道人又有白徒非正式僧人,尼皆蓄养女,皆不入籍,天下口,几亡其半。而僧尼非法,养女多服。皆使俗附,白徒养女,听蓄奴婢。婢唯著青布衣,僧尼皆令蔬食种蔬菜粮食。如此,

6、法俗盛,国富人殷。不然,恐方来成寺,家家剃落,尺土一人,非复国有!”———《南史·郭祖琛》材料三“曰:‘知此神,有何用耶?范答:‘浮屠害政,桑沙:僧人蠢俗,⋯⋯又惑以茫昧之言,惧以阿鼻地之苦,以虚之辞,欣以兜率天堂之。⋯⋯家家弃其,人人其嗣。以至兵挫于行,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竭尽于泥木。”——《梁·儒林》材料四“神即形之,形即神也,是以形存神存,形神也。形者,神之,神者,形之用,是形称其,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容形亡而神在?”——《梁·儒林》回答:据材料一,概括佛教入中国的。分据材料二,南朝出了什么情况?原因何在?分根据材

7、料三,范佛教“害政”“蠢俗”的方式是什么?有何危害?分根据材料四,分析范是怎批判佛教的?分14.下列材料:材料一地理之学,留意者亦多。《隋·籍志》言:“初何得秦,故知天下要害;武帝既上大史,郡国地志,固亦在焉。”“司迁所但述河渠。”“其后刘向略言地域。丞相禹使属朱条俗。班固因之,作《地理志》。其州国郡,山川夷,俗之异,星之分,气所生,区域之广,口之数,各有攸叙。是后笔之士,管末学,不能及,但州郡之名而已。晋世,虞依禹、周官作《畿服》。其州郡及分野、封略、事、国邑、山陵、水泉、亭、城、道里、土田、民物、俗、先、旧好,靡不具悉,凡一百七十卷。

8、”材料二地之作,亦前世精。《晋·裴秀》言:“秀司空,在地官。以禹山川地名,从来久,多有易,后世者,或疆引,以暗昧,于是甄摘旧文,疑者。古有名而今无者,皆随事注列。作禹地域十八篇奏之,藏于秘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