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

论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

ID:9558532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2

论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_第1页
论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_第2页
论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_第3页
论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论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1985年我国提出普及义务教育,2011年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所有县级行政单位全部通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国家级验收。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08%;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7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0%。义务教育实现了全面普及,这意味着实现了所有适龄儿童人人享有受教育权利的目标,使他们获得了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完全解决了适龄儿童有学上的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2、参差不齐,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积极性和财政投入能力不一样,因此学校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别。另外,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存在,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差距有越来越扩大的趋势。如何让基础教育从数量的普及提升为质量的普及,让全体受教育者都能公平享受优质教育服务,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  1.公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生活富足,越来越愿意和有能力加大对子女教育的投资消费,特别是在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教育,不能让

3、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观念的影响下,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意愿强烈。譬如,争购学区房、家长陪读等,以前一般出现在大城市的现象,如今在农村也相当普遍了。特别是在一些名校周围,常常出现一房难购、一房难租现象,充分说明了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  2.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人口向城市流动,造成了学校生源的重新分配。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加快,人口越来越向城市集中。重庆城镇化率由2008年49.99%上升到2012年56.98%。城市中的教育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学校更是一所难求,无形中增加了城

4、区学校的办学压力,产生了新的教育教学矛盾。重庆市永川区城市人口从2002年的40万增至2010年的57万,仅8年时间净增17万,并且速度不断加快,预计2016年城市人口要达到70万,2020年将达到100万,如此巨大、快速的人口增加,也加大了城区教育的压力。2014年城区小学毕业人数6千余人,2015将达1万人,净增的3千余人如何解决入学问题,也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难题,因此区政府明确在新城区新建的兴龙湖小学、老城的宋锦桥小学,必须确保2015年投入使用,同时扩建红专小学学校,以满足进城小学生能够顺利上

5、学。  3.学校发展的差异性。2006年9月1日起,开始实本文由.L.收集整理施新的《义务教育法》,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予以保障,完成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真正转变,地方财政按学生人数将人头教育经费拨付给各个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各校教育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存在差异,学生向条件好的学校流动,条件好的学校招收学生越多,教育经费就越多,就有更多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吸引更优的师资,这种马太效应,让学校趋

6、向于优者更优的方向发展,学校呈现出两极分化,有的学校招生难,有的学校人满为患。  二、如何解决基础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的发展不均衡现象  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秉承义务教育政府办的宗旨,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是办好教育的根本。由于城镇化建设加快,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增加,学生越来越向优质教育学校集中。以永川为例,以前教委有近10所高完中分布在乡镇,它们既招高中生又招初中生,还有每个乡镇各有一所初中、一所小学,基本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学生一般都是就近入学,小学、初中阶段一般没有住校生。而今,乡镇的初中、高中

7、招生越来越难。由于城区学校比乡镇学校更具有质量、交通、区位等优势,学生都向城区学校集中,于是造成了城区学校人满为患,而乡镇学校招生难的现象。为了满足学生要求入读城区学校的需要,永川区政府2011年在城区新组建了一所全高中学校昌南中学;扩大了原有四所中学高中的招生规模,同时从2011年起投资3.6亿在新城区建永川中学分校,建设规模达90个教学班,2014年已投入使用;2011年在新城区建成红河小学;扩建了汇龙小学;迁建了红旗小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区中小学办学压力,缓解了新的办学不均矛盾。  2.深化教育

8、改革。其一,师资合理流动。促进师资合理流动,主要通过政府行为,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以促进优秀师资的合理流动,从而保障弱势学校在优秀教师帮助下获得较好的发展,达到教育均衡发展目的。积极加强基层教师师资培训工作,鼓励基层教师参加相应的专业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其二,新进教师到基层锻炼。对于每年新分大学生,可以要求先到基层、边远地区等教育师资薄弱学校锻炼,要求有一定的基层工作年限后,才能调动工作,以充实基层学校师资配备不足、师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