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

ID:10001397

大小:20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20

《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_第1页
《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_第2页
《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_第3页
《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_第4页
《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浅析于睿成泽东(辽宁中医学院,110032,辽宁沈阳//第一作者女,1969年生,副主任医师,2002级博士研究生)1肾气自然盛衰规律是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2“天人相应”是中医养生的精髓3中医养生的基本方法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恬恢虚无,精神内守及时避邪毒浅析中医学养生法则张恒文,余万桂,李玉和(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荆州434000)1“阴平阳秘”是中医学养生的根本目的2精神内守。病安从来3固护肾精为养生防老的关键4调摄饮食是防病、祛病、延年益寿的上策5勤锻炼持之以

2、恒试论《内经》形神统一观及其意义钟红文(广西省柳州市广西龙泉山医院545000)1《内经》形神统一观1.1形为神之基,神依附于形1.2神为形之主,无神形亦亡2形神统一观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形神统一观是《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学术思想之一,是“四时五藏阴阳”整体观念的重要内容,它奠定了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中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突心理活动在整个生命中的作用,与现代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不谋而合,它历来就广泛应用于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在摄生方面,《内经》既重视人们生理的健康,更重视心理健康。它把调摄情

3、志,保持乐观的情绪作为预防疾病的主要措施。它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并指出身心的健康可使人们达到抗早衰、延年益寿的日的。即“积精全神”,“形与神俱,度百岁乃去”。在病因学方面,《内经》把情志过度或异常,视为致病的重要素。《灵枢·西病始生篇》说:“夫西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这里的“喜怒”即概括了七情。并指出“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说明情志致病不吲于六淫,先袭体表,病发于阳,而是直接损伤脏腑之气。诊断学方面,《内经》注重审察

4、病人的心理状态,把是否有情志剧烈变化作为问诊的重要内容。《素问·疏五过论》说“几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在望诊方面,《内经》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即眼神是人体精气的外在反映。故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之说。在对语言的问诊上,《素问·调经论》说:“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在切诊上有“肝脉鹜暴有所惊骇”的记载。这些都是通过人体“形”的异常表现来判断,诊查“神”方面的疾病。治疗学方面,《内经》强调心理凶素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素问·宝

5、命全形论》认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否则就像《素问·汤液醪醴论》所说:“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素问·五藏别论》)。对于不相信医生的病人,医者要耐心地予以说理开导式心理治疗。如《灵枢·师传篇》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使,开之以其所苦,虽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内经》还运用五行生克原理,提出“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喜胜悲”的“以情胜情”的精神疗法。}述理论,曾为历代医家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卓著的__养生防病重在养神望神可判断疾

6、病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神乱调精养神益寿延年清静养神闭目养神安心养神调情安神休眠养神保精养神娱乐养神忍气养神糊涂养神中国传统养生方法之一精神养生法●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国玺我国的传统养生学流派较多,各有所长,总体来讲主要分为精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药饵等六大学派。精神养生法精神养生法,是指通过净化人的精神世界,自动清除贪欲,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纠正错误的认知过程,调节情绪,使自己的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精神养生法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心理卫生保健法。传统

7、养生学强调“形神统一”的理论。所谓的“形”即形体,指人的机体而言,而“神”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全部的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外露征象。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神统一,是指形体与精神相统一。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生命表现,只有形神统一,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中医学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能够统帅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并提出“形神相因”的理论,认为人体生理功能与精神活动是密切相关的,精神因素可以直接影响脏腑阴阳气血的功能活动。一个人如果精神愉快

8、,性格开朗,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就会阴阳平和,气血通畅,五脏六腑协调,机体自然会处于健康状态。反之,不良的精神状态,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脏腑功能,使得脏腑的功能失调,气血运行阻滞,抗病能力下降,正气虚弱,而易于导致各种疾病。现代医学的研究也证实心理因素对机体的健康有明显影响,心胸豁达,性格乐观开朗的人则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处于最佳的水平,免疫功能也处于正常状态。心理不健康传统养生学强调“形神统一”的理论。所谓的“形”即形体,指人的机体而言,而“神”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