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网络

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网络

ID:10001945

大小:4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20

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网络_第1页
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网络_第2页
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网络_第3页
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网络_第4页
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网络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网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网络作者:江苏大港中等专业学校许华丽【摘要】明确家长动机探究学生心理变化、树立正确观念,养成好的使用习惯,积极投入现实生活,在生活实践中找到自信【关键词】引导、合理使用、手机网络当今社会手机充斥整个校园和课堂,家庭和社会。手机也由单一的接打电话功能转型为多功能。学生的手机已经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掌上电脑。手机的充斥给我们的校园、课堂、教师带来的是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挑战;给我们的家庭教育也带来了巨大的困惑和无奈。大家都知道手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我们的校园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充分显

2、示了它的强大的学习功能。其中查阅资料省去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繁杂的劳动、搜索引擎更是给我们提供快速的问题答案。手机网络多媒体的展现更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很多学生甚至认为向老师求问疑惑及知识不如自己上手机网络来得快、来得全、来得经济、来得实惠。另一方面由于我们的学生处于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相当一部分孩子的自控能力很差,往往将手机的娱乐功能、交际功能扩大化、常态化,使得校园里的老师们和孩子的家长们开始对学生带手机上学产生了担心和恐惧心理。为此,很多学校就学生上学是否可以带手机的问题展开讨论,最后家

3、长和大部分学校得出结论: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其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学生上课玩手机不认真听课,学生聊天浪费学习时间、长期玩手机伤害身体(眼睛、颈椎)、影响睡眠。容易产生依赖心理等。现今很多学校用强制手段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强制手段,而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自觉的维护手机网络健康,自觉的把手机当作一种使用工具而不存在依赖心理。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手机网络,将手机网络作为

4、我们学习、生活的好帮手;而不是影响我们学习、伤害我们身体的坏毒瘤。笔者从事教学工作多年,又身为学生家长。针对学生校园课堂用手机的问题有过一些理论思考和实践摸索。现总结出来仅供教师和家长参考。一、追根溯源家长给学生买手机的动机1、联系方便。现在社会环境导致孩子出门在外存在很大的风险,家长感觉让孩子带手机随时联系孩子,双方都有安全感,孩子觉得离开父母在上学途中遇到紧急事件可以向父母求援。家长最初给孩子购买手机的出发点是单一的,为孩子的安全考虑。二、深入探究学生拥有手机后的心理变化1、关注点带动人格发生变化最初孩

5、子使用手机主要是与父母打电话,时间长了孩子慢慢对生活环境熟悉了,解决应急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他对手机的注意点由单一向综合发展了。他们发现手机里面有好些好玩的东西。孩子们的好奇心迫使他们将注意点转移。每个孩子都不尽相同。关注点的变化让孩子们的生活和人生发生了改变。女孩关注点在网络聊谈,男孩关注点在网络游戏,高年级的孩子关注网络购物。热爱文艺的孩子可能听网络音乐看网络大片。据一份网络使用调查报道浏览网络新闻、查阅网络资料等用网络进行学习的人本科以上学历占70%以上。学习层次低的人往往用网络来进行娱乐和休闲甚至搞

6、一些低俗的活动。这种状况说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定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利用网络正面效应能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有利的一面,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天使,拒绝网络黄、赌、毒把我们的孩子变成魔鬼。1、不同品牌手机让学生产生攀比心理如果孩子在家里用手机或者装在书包里到学校不拿出来,也就不会产生互相之间的攀比。但是一个班级里只要有一个孩子带上手机到课堂并在其他学生面前展示过他的手机,他身边的孩子没有手机的孩子就会产生羡慕、拥有的欲望,甚至不平衡心理,回家跟父母索要。也许他的家与学校距离很近。他根本不需要手机。可是

7、,我国社会大环境造就了孩子从众心理。不必说孩子,我们成年人身上这种印记还少吗?跟风买房、跟风买车、跟风投资,跟风虚荣。特怕被人说自己落伍。家长的跟风直接导致了孩子的虚荣和从众。别的孩子有手机了,我们的孩子也不能让人看不起。于是,现在的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都给孩子高配手机。据一份报载一个学校的三年级有一个班级的学生拥有苹果手机的孩子占50%以上。可见,我们的社会、家长、孩子在手机购买和使用上的攀比心理是何等严重。2、虚拟网络世界让孩子产生了超现实幻觉心理许多学生发现网络的无限能量,对现实生活产生了强烈的不

8、满。加上生活中很多父母很少顾及孩子的感受,教师帮于教学、写论文、评职称,与孩子交流谈心减少。孩子学习、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关心和解决。虚拟网络帮他们打发了寂寞无聊的时光。满足了他们在现实时间中得不到的需求。让他们产生了超现实幻觉心理。于是他们在虚拟网络世界中忘了身份,忘了职责。做什么?不做什么?内心全无概念。很多青少年学生沉迷网络导致辍学、游手好闲、吃喝玩乐、瞒骗偷盗、强奸抢劫,走上犯罪道路。这就是网络世界让他们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