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启发

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启发

ID:10027865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21

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启发_第1页
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启发_第2页
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启发_第3页
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启发_第4页
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启发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启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启发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启发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启发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启发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启发  一、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和谐社会”基本内容的诠释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国古代思想家主张“天人合一”,这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最基本的思想观点之一。它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与自然所处的平衡与协调状态,指出人类应当有限度、有节制地利用大自然,掌握并尊重自然规律,要保护自然界,而不能破坏自然,更不能无限索取、利用自然界。道家思想强调人生以回归自然为目的,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与万

2、物融为一体。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崇尚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顺应自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主张只用鱼竿钓鱼,而不用网拦河捕鱼,反对射猎夜宿之鸟,这反映了他反对人类滥捕滥猎、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他要求人们要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孟子所追求的是“尽心知性知天”的理念,并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战国后期的荀况说:“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指出自然界有其自身客观规律,独立

3、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并指出,在不违反自然规律的情况下,人们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并利用规律,即“制天命而用之”。汉代大师董仲舒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他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主张,从而确立了“天人合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总之,在古代社会思想家们看来,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环境是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大自然,自然界是人类生活资料的来源。同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改造

4、自然,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古代社会思想家们的“天人合一”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这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人与人的和谐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重视道德教化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特征。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倡和谐共处,宽以待人,提倡关心人、尊重人,强调通过友爱、平等、融洽来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追求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大同理想社会。其中,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最大。孔子以“仁爱”为基本原则,认为“仁”是人类最高的道德品质,具有这个道德品质的人方可称为“仁人”,而弄虚作假、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称其为“仁人”

5、的。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还提出“君子矝而不争,群而不党”,他反对结党营私,指出善于团结他人,行为庄重而不与他人争执者,才为君子。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并认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还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一脉相承。孟子还提出了“仁民”“爱物”等主张,也就是要将“爱”的价值观扩展开来,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万物。儒家思

6、想中的“和为贵”“忠孝义”等理念都体现出了“人和”的道德观,都主张通过仁礼、性善等观念来塑造理想的人格,并通过“人和”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儒家的和谐社会观里,人就是社会生产、生活的主体,离开了人与人之间善意、互助的人际交往,社会安定、和谐就无从谈起。道家学派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状态,它反对社会冲突和严酷刑法,强调万物互相平等,不分贵贱,人们通过“无欲”“无为”“无争”的崇高理想境界来达到天下太平,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发展。总之,在古代思想家看来,和谐社会应该是一种人与人之

7、间充满仁爱,体现温情、善良和互帮互助的社会。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具有社会的属性。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人与社会和谐统一。孔子向往的理想社会是“天下有道”,他倡导一切都协调适中,恰到好处,主张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统一,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主张在政治上通过“以德治国”与“以仁施政”来行“王道”。后来,孟子提出“以民为本”。孟子的这种思想与上述孔子的“仁政”思想相得益彰,二者都主张通过政通人和、和谐兴邦的理念来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促进历史的进步与社会

8、的发展。另外,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群己和谐”,荀子就提出“群居和一”的观点,指出:“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这就是说,人只有合群,而非独处,才能避免争斗,协调一致,并产生巨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在和谐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一再出现盛世现象,如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