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探讨

关于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探讨

ID:10058011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23

关于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探讨_第1页
关于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探讨_第2页
关于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探讨_第3页
关于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探讨_第4页
关于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探讨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这是党中央在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普惠金融”概念,意义十分重大。农村金融作为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农村金融普惠直接影响着整个普惠金融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对策,以供参考。关键词:农村;普惠金融;金融中图分类号:F3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一、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5普惠金融,又被称为包容性金融,其概念始于2005年,由联合国正式提出。联合国将普惠金融定义为:

2、能够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让处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农户、低收入群体、贫困人群及小微企业,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收入水平较低、地理位置偏远、风险较高等诸多因素,“三农”、低收入群体和小微企业往往很难获得所需的金融服务,往往被排除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而普惠金融就是要消除金融排斥现象,将社会所有阶层纳入金融服务对象的范围,为全体金融需求者提供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机会,使得社会的每一个阶层、每一位成员都能有机会参与经济的发展,都能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3、,从而最终实现社会的共同进步、共同富裕。目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普惠金融受众主体对自身“信用”关注度不高,主动利用银行信贷资金发展和创业意识不强。(2)普惠金融受众主体综合素质偏低,创业技能不高。(3)部分新型普惠金融组织资金难度较大,影响了普惠业务拓展。村镇银行作为区域银行,其资金来源问题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瓶颈,在业务拓展方面受到了很大限制,影响了支持弱势群体的实效。(4)普惠金融的产品仍然较少,特别是符合农户需求的金融产品门槛普遍较高。目前尽管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设计较以往有所改善,

4、但是农民朋友受自身经济状况、抵押担保物缺失等一些实际障碍,难以获得银行的支持,导致普惠金融的发展受到限制。二、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对策1.构建多维度的支农惠农和财政补贴制度5一是制定并完善农村财政、金融扶持政策,鼓励在农村增加农村贷款投入,对在农村地区开办金融服务室、担保、保险等业务给予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二是加强金融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探索建立普惠金融贷款补偿机制,建议将政府的资金帮扶与银行的商业运作紧密结合,将支农补贴、扶贫资金转变支农风险基金,放大贴息、扶贫基金效应,将“输血”资金变成“造血”资金,不断提高

5、金融机构做实普惠金融的积极性。2.健全农村普惠金融的保障体系建立合理有效的保障体系,能够分散与转移农村金融风险,进而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使金融机构可以持续增加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投放。(1)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机构,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重点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农作物保险、主要畜产品保险、重要“菜篮子”品种保险和森林保险。稳步开展主要粮食作物、生猪和蔬菜价格保险试点,鼓励农村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试点。创新研发天气指数、农村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等新型险种。推广拓展农房、农机具、设施农业、渔业、制种保险等业务

6、。(2)提升保险服务水平。提高中央、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逐步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的县级保费补贴。加快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增强对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的抵御能力。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业保险服务水平。3.创新农村普惠金融的产品体系(1)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推行5“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动态调整”的农户信贷模式,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放款进度和回收期限。加快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微贷技术。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创新和推广专营

7、机构、信贷工厂等服务模式。鼓励开展农业机械等方面的金融租赁业务。(2)创新农村抵押担保方式。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管理办法,在经批准的地区开展试点。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试点。健全完善林权抵押登记系统,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推广以农业机械设备、运输工具、水域滩涂养殖权、承包土地收益权等为标的的新型抵押担保方式。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合作,将涉农保险投保情况作为授信要素,探索拓宽涉农保险保单质押范围。(3)改进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创新业务管理流程,简化信贷手续、降低信贷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推出一

8、系列包括贷款、承兑、贴现、信用证、理财、咨询、网上银行等综合性服务产品。严禁在提供金融服务时附加不合理条件和额外费用,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加强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进行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4.构建“信用信息”长效机制,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坏境5一是加强数据库动态管理,保证征信机构能够多渠道地获取个人信用信息,并进行定期更新管理,通过帮助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