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家庭农场经营发展绩效评价研究述评

国内家庭农场经营发展绩效评价研究述评

ID:10062291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23

国内家庭农场经营发展绩效评价研究述评_第1页
国内家庭农场经营发展绩效评价研究述评_第2页
国内家庭农场经营发展绩效评价研究述评_第3页
国内家庭农场经营发展绩效评价研究述评_第4页
国内家庭农场经营发展绩效评价研究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内家庭农场经营发展绩效评价研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内家庭农场经营发展绩效评价研究述评摘要: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本文根据国内专家学者对家庭农场发展研究,分析和梳理家庭农场经营发展趋势、发展绩效评价和推进家庭农场经营发展路径三方面内容,对促进家庭农场经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关键词:家庭农场;发展;绩效评价;中图分类号:F306.1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0932009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与重视。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并明确阐述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

2、、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流转;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鼓励发展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研究如何推进家庭农场经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国内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对家庭农场经营发展趋势、绩效评价和推进家庭农场经营发展路径3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对促进家庭农场经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家庭农场经营发展趋势10根据农业部的解释,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的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国内专家学者们根据各自的研究需求对家庭农场也

3、作出不同的解释。高强(2013)等人认为家庭农场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结合信息、科技、农业机械、金融等现代化的生产因素和现代理念,实行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和规模化经营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屈学书(2014)认为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以土地适度规模化为基础,以企业化方式进行农业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式[2]。随着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速,家庭农场以其自身的优势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发展趋势。1.1规模化发展10家庭农场的规模化发展是以能取得最佳土地规模效益为目的的土地经营规模,要求

4、家庭农场在经营发展中实现各要素的最佳组合比例,并在最佳状态下实现最大收益。刘启明(2014)指出扩大经营单位的土地规模只是一个方面,另外还要使土地集中流转到有能力的家庭中,提高单位产量和农产品质量,同时还要使农民获得相当可观的收入[3]。由于各地所处的地域环境和生产力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家庭农场各要素之间的组合随着这些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故各地对于家庭农场的规模认定也有不同的标准。山西省家庭农场规模认定标准为:粮食种植面积在3.33~6.67hm2之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3.33hm2以上,养殖生猪年出栏达500头以上;安徽郎溪县家庭

5、农场规模认定标准为:种植业类面积在6.67hm2以上,林业绿化种植面积在3.33hm2以上,水产养殖面积在3.33hm2以上,生猪养殖存栏200头以上。1.2集约化发展家庭农场的集约经营并不是一味的强调土地要素的扩大,而应该与劳动者的经营能力相适应,如果经营面积过大,超过了家庭成员的生产能力,容易造成土地的浪费,继而会导致粗放经营,这往往会造成相反的结果。家庭农场的集约化主要体现在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精耕细作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进而达到效益的提升。黄延廷(2013)指出在中国发展家庭农场不仅要强调规模的扩大,更要兼顾

6、土地产出率和劳动产出率之间的均衡,通过提高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资源,实现农业的集约化达到最佳经济效益[4]。1.3组织化发展10家庭农场组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家庭农场是一种具有高度组织形式的经营主体,农场主不仅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意识、现代化经营管理知识、引进先进农业设备的能力,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分工协作,从而适应激烈的市场环境。朱启臻(2014)认为,家庭农场可以依靠合作社来提高其组织化程度[5];沈琼(2014)认为家庭农场作为小而分散的个体经济,在农产品市场中一直被视为弱势群体,要想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必须

7、得依靠中介管理组织和社会服务组织来支撑其发展[6]。2家庭农场经营发展绩效评价根据家庭农场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发展趋势的要求,国内专家学者通过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法对家庭农场经营发展进行绩效评价分析,其评价结果表明,家庭农场经营发展中的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发展水平有待于提高,需要有效地推进其不断发展。家庭农场的规模化发展,要求家庭农场不断追求最佳规模经营效益。张祖桥(2015)通过对荆州市289个家庭农场进行实地调查,采用定量分析法,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资本投入、劳动力和收益3方面进行计算,重点分析种植类和养殖类家庭农场规模经营

8、适度区间,分析结果表明:荆州市种植类最佳规模为13.33~33.33hm2,养殖类最佳经营规模为3.33~13.33hm2,如果经营规模超过此范围,则收益会呈现递减的趋势[7];刘维佳、邱立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