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学生的-提问-不再成问题

浅谈如何让学生的-提问-不再成问题

ID:10067521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23

浅谈如何让学生的-提问-不再成问题_第1页
浅谈如何让学生的-提问-不再成问题_第2页
浅谈如何让学生的-提问-不再成问题_第3页
浅谈如何让学生的-提问-不再成问题_第4页
浅谈如何让学生的-提问-不再成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让学生的-提问-不再成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让学生的”提问”不再成问题踏着课改的脚步,新课程语文课堂悄然发生着改变,曾经的”满堂灌”“整堂问”现象已逐步退出了课堂的天空,取而代之的是”以人为本”“自主合作”。走进新课程课堂,或多或少能闻到几丝民主的气息,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了学生自主提问的环节,鼓励学生自主发现、主动思考,这看似简单的形式变化,折射出的却是观念的转变、理念的升华,是新课程带来的可喜变化。但在欣喜的同时,我们却发现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提问并不那么尽如人意,仔细分析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一、了”提问”而提问在平日的教学里,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很多课文学生都在课前作了预习,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

2、。但课堂上老师出示课题后问:”看到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或”读着这一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结果很多学生提的都是预习时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根本用不着思考,书中已写得一清二楚的,但为了应和老师的提问,学生装模作样,为了”提问”而提问。这样的课堂提问只是一种摆设,一种样子,一种民主的假象。二、提问成了少数人的”专利”6我们不难看到很多课堂的提问看似火热、激烈,却是部分学生的”专利”。大部分学生仍然是忠实的听众,他们看似很认真地思考着,实则耐心等着别人提问发言,他们习惯了等待,习惯了依赖,习惯了接受。只是以前习惯了唯师是从,现在变成听同学提问,接受同学的问题。这样

3、的课堂改变的只是提问形式,不变的却是”霸权”本质。三、敢提却”问”不对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课堂上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问题倒不少,但质量却不高。他们往往抓不住主题,不得要领,东一榔头西一棒,支离破碎,漫无边际,只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也就是说,学生没有朝着实质性的方向发问,结果造成教学计划难以完成,教学过程松散庞杂。这样看似热热闹闹却是”问”不对题的现象,让提问成了扰乱。6这样的自主提问,这样的语文课堂,岂不是穿着新鞋走老路?新形式背后仍然是”涛声依旧”。新课程提倡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为的是从”问”入手,

4、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使他们想问、善问、乐问,从而进一步学会自主思考和学习。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透过形式抓本质,追求提问的实效性。针对以上”提问”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班学生曾经不善于提问的现象,在借鉴大量成功教学案例的基础上,我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开展相关的实践和探索,有了以下思考与收获:三、旁推侧引--敲开提问之门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往往以会回答问题而沾沾自喜,很少以会提问而引以为傲,所以提问的闸门尚未打开,这很大程度上跟我们的教育现状有关。就如袁振国先生所指出的: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我们的考试内容为什么

5、用”答”代替”问”?我们的考试标准为什么只有”答”的标准而没有”问”的标准?仔细回顾现在的考卷,真的很难找出一道有关于提问的题目,也难怪学生认为会回答老师的问题就是掌握了知识,就是会学习的表现,没有意识到”问”的重要性,也就没有”问”的积极性。因此,首先得敲开这扇还未打开的大门,让”问”进入学生心中。说教不如熏陶。为了突出提问的重要性,我开始带领学生搜集积累相关的名言。爱因斯坦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巴尔扎克的”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苏格拉底的”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亚里士多德的”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6、这些名言都悄悄地存入了学生的智慧背囊。与此同时,我还引导学生阅读爱迪生、牛顿6、瓦特等名人小时候善于思考、勤于提问、勇于实践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问”的威力。后来上了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我就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堂《”问”出的精彩》交流课,启迪、鼓励学生思考提问。就这样在名人名言的榜样熏陶中,学生充分认识到”发现问题”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只有”问”才能使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不知不觉中”问”在学生心中重了起来。四、抛砖引玉--习得提问之法经过长时间地留心观察,我发现学生平日里问得最多的就是”为什么”“是什么”“怎么

7、样”之类的问题,内容单一,范围狭窄。更准确地说许多学生不知道该问什么,该怎么问。面对一篇文章,他们不知从何处着手,无从提起,要不就胡子眉毛一把抓,要不就捡根鸡毛当令箭,因此必须得帮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6我们都知道很多能力都是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实践才形成的,提问也一样。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受认知水平限制,即使有思考也可能无法准确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因此最初要做好提”问题”的示范,站到学生的角度去提问题,让学生从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提法,知道有哪些问题,可以怎么提。因为平日里学生往往都关注让他们回答什么问题,而没注意到这问题是怎么表述的,所以可以通过让他们复述或转述老师

8、的问题,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