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ID:10078721

大小:222.2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24

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材料主要表明当时A.“礼崩乐坏”局面开始出现B.诸侯国争霸战争接连不断C.国家政治秩序受到严重挑战D.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2.董仲舒《春秋繁露》载:“《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不敢以父母之丧,

2、废事天地之礼也。”该主张旨在A.说明天地君权之尊贵B.强调遵从纲常伦理C.提升儒学的独尊地位D.废弃郡国并行体制3.赵翼《陔馀丛考》载:“至元设行中书省于各路,遂又移为方州之名,曰各直省也。然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由此说明A.行省因防御元兵而设B.行省制度开启于金代C.地方官制具有继承性D.行省为流动的中书省4.《明太祖实录》载:“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迟留月日而

3、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这表明当时A.长途贩运受到严厉的排斥B.传统抑商政策发生动摇C.整顿吏治以改善商业环境D.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5.清代著名文艺评论家王希廉在评点《红楼梦》时说:“子以《红楼梦》为小说耶?夫福善祸淫,神之司也;劝善惩恶,圣人之教也。而善恶报施,劝惩垂诫,通其说者,且与神圣同功。”这就肯定了《红楼梦》A.社会教化功能B.文学鉴赏价值C.维护封建礼教D.革新社会风气6.1877年6月29日,(李鸿章)复刘仲良中丞曰:“日来由东局(天津机器局)至敝署(直隶总督府天津衙署)电线置妥,仅费数百金,通信立刻往复。即用局内学

4、生司之,神奇可诧,各使均相道贺。执事闻之,将又哑然笑,数十百年后必有奉为开山之祖矣。”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天津机器局是民用工业代表B.天津电报业是由中国人自办C.当时中国电报技术世界领先D.国人通讯方式发生普遍改变7.以下为晚清政府的一道上谕。与上谕中的“外侮”相关的是7不谓近日衅起,团教不和,变生仓猝,竟致震惊九庙。……此次内讧外侮,仓猝交乘。频年所全力经营者,毁于一旦。是知祸患之伏于隐微,为朕所不及察者多矣。惩前毖后,能不寒心。A.外国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B.“自强求富”改革由此开启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廷被迫签订《辛丑条约》8.《新青年》自第

5、2卷刊登通告:“自第二卷第一号起,新辟‘读者论坛’一栏,容纳社外文字,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同时,《新青年》第1到3卷每一号的封三都刊有《投稿简章》,明确提出“来稿无论或撰或译,皆所欢迎。”此举A.宣告新文化运动开始B.体现了兼容并收的原则C.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D.大力弘扬了“五四精神”9.1922年中华国货维持会在其编选的《劝用国货》中记述:“江西夏布好,蒙古羔羊毛。浙绸苏缎亮又牢,瓷器景德窑。薛针锦绣巧,豫鲁府绸超,雨前龙井滋味好。”1928年上海市教育局《爱用国货歌》中记述:“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这些记述主要意在A

6、.引导国人创办近代工业B.强调国货质量优于洋货C.倡导使用国货抵制洋货D.发展振兴传统手工业10.台儿庄战役前,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曾请周恩来、叶剑英商谈作战方针。战役爆发后,李宗仁采取“固守据点,各个击破,要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把敌人歼灭在台儿庄”的作战方针。张云逸所率新四军一部积极配合淮河沿岸的国军部队,阻击日军北犯。这表明当时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B.揭开国共军队协同抗战的序幕C.正面战场战略战术运用灵活D.抗日战争由此进入了相持阶段11.1954年6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宪法草案全文并发表社论,号召全国人民讨论宪法草案,参加讨论的人数达1

7、.5亿,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下图为1954年第9期《人民画报》封面,展现了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正在讨论宪法草案的场景。由此说明A.群众参政能力大为提高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广泛建立C.人民民主意识显著增强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以确立12.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但仍然认为,党的“三面红旗”(即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是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中共确立了科学的经济思想B.中共开始放弃苏联经济模式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发展D.八字方针助长左倾错误蔓延13.下表

8、反映了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