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厦门四校联考语文

2013厦门四校联考语文

ID:10079977

大小:9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24

2013厦门四校联考语文_第1页
2013厦门四校联考语文_第2页
2013厦门四校联考语文_第3页
2013厦门四校联考语文_第4页
2013厦门四校联考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厦门四校联考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厦门市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准考证号姓名座位号注意事项:1.全卷共三部分,五大题19小题,试卷共6页,另有答题卡;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以0分计算;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本试卷由考场处理,考生不得擅自带走。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满分:41分)一、完成1-4题(41分)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4分)⑴同是明月,苏轼笔下的月色澄澈:“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而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皓月千里,浮光跃金,,渔歌互答”(《岳阳楼记》)。真是动静皆宜,此乐何极啊!⑵同是落花,晏殊

2、感慨:“无可奈何花落去,        ”(《浣溪沙》);而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所表达出的献身精神则令人感佩不已。⑶同写登高,杜甫登上泰山绝顶,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一览众山小”(《望岳》);王安石登高览胜,“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飞来峰》),表现了他过人的胆识气概。⑷同写思念,李商隐将相思之情化为重逢的希冀:“,”(《夜雨寄北》);苏东坡把酒临风,缓歌徐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唱出对亲人的思念,也唱出对天下人的祝福。⑸同写送别,“,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3、此寄》)表达了李白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感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2.根据文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7分)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水村山郭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A巾jīnɡ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B虔qián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群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

4、风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千千万万双素手在C塘畔bàn在溪畔在江畔D浣wǎn纱时猛然感到水的血脉……语文试题第10页共10页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命名——“春”。(节选自张晓风《春之怀古》)⑴选段中A、B、C、D处书写和注音都正确的一处是()(2分)⑵联系上下文,在选文第二段划横线处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2分)⑶关于春天的美景,苏轼也曾写过这样的诗句:“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请发挥合理而又丰富的想象,将诗句中展现的景致描绘出来。(3分)3.名著阅读。(8分)⑴《格列佛游记》中主人公格

5、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的国家依次是()(2分)A.飞岛大人国马国小人国B.小人国大人国飞岛马国C.马国耶胡国大人国小人国⑵在《水浒传》第二十回中,林冲等人杀了王伦之后,拥立(人名)为梁山泊首领,(人名)坐了第二把交椅。(2分)⑶《西游记》中,猴王的天不怕地不怕、蔑视权威的“猴性”本色是这个艺术形象最精彩、最动人的地方。请简要概述书中能够体现猴王“猴性”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片段。(4分)4.综合性学习。(12分)走出书斋,畅游天下,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时尚,每年的5月19日是我国的“国家旅游日”。让我们放松心情,踏上旅程,一同感受旅游文化的魅力吧!⑴【图标理解】右图是

6、“中国旅游日”的图标,这一图标有着丰富的内涵,请你仔细观察此图标,简要说明该图标设计的意图。(提示:图的底色为上蓝下绿)(2分)⑵【广告推广】在“福建省十大旅游名片”候选的名单中,鼓浪屿、武夷山水、海上女神妈祖、福建土楼名列其上。请你从以上景点中任选一处,拟一条广告语以吸引天下游客。(2分)⑶【感悟分享】中国旅游日的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请结合你的一次出游经历,简要谈谈你对这一主题的理解。(4分)⑷【时事连线】为了吸引游客,各地景区均推出了各种促销活动,如安徽省凤阳县明皇陵对朱姓游客免费;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对属猴的游客免费;岳阳楼景区管委会推出“背《岳

7、阳楼记》,领免费门票”的政策。你更喜欢以上哪个景区的做法,为什么?(4分)第二部分阅读(满分:49分)二、阅读[甲][乙]两个文言语段,完成5—9题(18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语文试题第10页共10页;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8、,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