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ID:10082990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24

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_第1页
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_第2页
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王俊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对话》栏目曾邀请中美两国高中生进行对话,美国的12名高中生是美国总统奖获得者,中国的12名高中生,也被清华、北大、港大等著名大学录取。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令人吃惊的是,美国12名高中生全部选择了智慧和真理,在表述自己的价值观念时,清晰、坚定、沉着,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的了解,对社会的关怀。而中国12名高中生,除一人选择美以外,有的选择了权利,有的选择了金钱,而没有人选择智慧和真理,在表述中显

2、示出困惑、狭隘和迷茫。从他们的选择中,不难看出价值观对于我们目前社会和高中生来说是遥远而陌生的,当中美高中生之间的差距,以这样一种直观的形式,将教育的宗旨、目标、结果都分明地呈现在眼前,也将公民素质的差距和国家未来的前景,摆在国人面前。这不得不让人震撼和深思。  美国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美国文化中,强调的是个人价值,讲究理性和实用,其核心是个人中心主义,但他们的价值观念却是惊人的一致,我们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却在被忽视和遗忘。诚信、正直、真诚、谦虚、律己、孝道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3、德,在现代社会中却遭到了严峻的挑战。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安邦治国、品德修养、成就事业等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可资借鉴的宝贵遗产。如“礼之用,和为贵”,“百善孝为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道法自然”等等。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鲜明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近年来,正当许多发达国家努力发展自己文化的时候,我们却忽视了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巨大冲击的考验,另一方面人们在追求自我价值,自我存在意义的过程中,感到困惑和迷惘,缺少精神寄托。这就需

4、要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个教育家曾经说过:一个社会应当寄希望有三样东西:真理,青年和爱。如果没有这些,社会是很成问题的。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应该从青少年的教育抓起。  一、我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和普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文化、教育部门加大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在开展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并就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作了不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目前我市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一是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相对缺乏。当代

5、青少年基本上成长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在他们的认识和观念中也逐渐被淡化。据笔者了解,我市很少有同学认真地读过很多诸如“四书五经”之类的经典著作,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本市的历史名人不了解,如郭祥正、李之仪、夏燮等,对文化古迹知之甚少。虽然文化、教育部门也编撰一些《古诗词赏析》、《中华道德名言精粹》等传统文化书籍,作为学生课外读物,但学生们很难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有时间也是沉迷于大众通俗文化,甚至是垃圾文化之中。  二是相关的教育模式存在误区。具体表现为:1、以灌输教育为主的模式适得其反。显而易见,绝大多数的人是通过课堂教育

6、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而中小学的语文课和历史课又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以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历史课程教学不受重视,历史教材内容刻板不生动,教师远离现实生活的说教和灌输,使得学生在情感上产生了抵触情绪。2、学生在学习上过于追求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大部分学校、家长目标明确,主题突出,以升学为第一要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说:我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全中国的父母没在一起开过会,但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说一句共同的话,“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都不用管”。忽视对学生思想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这种急功近

7、利的心态使得他们鲜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3、在教材上缺乏系统的安排。这导致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不完整,教育上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我市从幼儿园教育到高中教育,在门类杂多课程中没有一门系统介绍传统文化的课程。4、学生文化教育的高要求与教师文化素养之间的矛盾。文理分科,使得一些理科教师人文情怀欠缺,文科教师对科学精神知之甚少,专业分工的细化和高考的压力使的为人师表者少了一份对学生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感。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多次回忆说:少年时期的国学学习,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影响了他的一生,使他的人生有了

8、一个坚实的根基,做人的方向,做人的品格。他觉得这是人生奠基的东西,是立身之本的东西。  三是社会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一种文化往往是在长期的社会行为中形成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沉积,这就需要对文化的传承要有负责的客观的精神,才能保证真实准确地展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但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