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龙门亮剑》高三一轮语文现代文阅读第4编 第2章 第3节 鉴赏评价

2011《龙门亮剑》高三一轮语文现代文阅读第4编 第2章 第3节 鉴赏评价

ID:10090321

大小:19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25

2011《龙门亮剑》高三一轮语文现代文阅读第4编 第2章 第3节 鉴赏评价_第1页
2011《龙门亮剑》高三一轮语文现代文阅读第4编 第2章 第3节 鉴赏评价_第2页
2011《龙门亮剑》高三一轮语文现代文阅读第4编 第2章 第3节 鉴赏评价_第3页
2011《龙门亮剑》高三一轮语文现代文阅读第4编 第2章 第3节 鉴赏评价_第4页
2011《龙门亮剑》高三一轮语文现代文阅读第4编 第2章 第3节 鉴赏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龙门亮剑》高三一轮语文现代文阅读第4编 第2章 第3节 鉴赏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三槐居语文网http://bbs.3hj.cn/搜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柳①有两个季节,特别能引起我们对柳树的注意,那就是寒冬乍来和残冬将尽的时节。年复一年,我渐渐觉得柳树不仅可爱,而且可敬。②多少年来,人们对于柳树不知有过多少描绘和评价,但意思大抵都侧重在一个字上,那就是“柔”。③《诗经·小雅·采薇》中有诗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依依”,就解作“柔也”。此后,以柳树状柔美、妩媚的晨物,寄缠绵悱恻的情怀者,更是数不胜数。④如果单讲姿容体态,柳树也着实很柔弱,千丝万缕,轻盈委婉,同刚直、壮烈的情调,确乎是迥然异趣。然而,刚柔相济,在自然景物

2、中,刚与柔并不一定相互抵牾,倒往往相映成趣。⑤二十多年前,我曾在仲春时节去过洛阳龙门,伊阙景色,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巍峨的东西两山,互相对峙。烟波浩渺的伊水,在两山间汹涌奔流,山苍苍,水茫茫,雄浑恢弘,令人神志飞扬。再看伊水岸边,几处细柳低垂婷婷袅袅;水中柳影摇曳,婀娜多姿。岸上岸下,形动影随,好像对镜凝眸的少女,又如舞袖飘飘的仙子,这轻盈柔美的风姿,为山河增添了多少妩媚!⑥但是,轻柔并不是柳树的全部特点,柳树的性格,还有坚忍不屈的一面。⑦说来也许荒唐,树木有时也和人似的,要在特别的时刻,方才显现出它特有的品行。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时序更替,寒暖骤变,正是自然界大动荡、大变迁的

3、特别时刻。在北京,这种变化尤其显得急促。每年的寒冬,似乎都是突然降临,刚刚还风和日暖,刹那间,塞外寒风像冲破牢笼的猛兽,狂呼怒啸,狼奔豕突而来,自然界顿时陷入一场无情的浩劫,真个是“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许多看上去比柳树坚实、强壮得多的树木,顷刻间都变得枝残叶凋,褪下葱茏的装束,现出颓败的模样,没有胆量与风霜较高下。倒是荏弱的柳树,身处逆境,从容应变,披一身碧绿翠带,在风矢霜剑中奋力支撑。历来被视为弱者的柳树这时却成了临危不惧的强者。虽然比不得经冬不凋的松柏,却也表现了以弱御强的精神。树木中如果也流行着各种不同的处世哲学的话,那么难免会有一些树木,要讥笑柳树不知变通之道,

4、是老实疙瘩死心眼儿。果真如此,那一定会有另一些树木,赞美柳树在风云变幻的时刻,坚贞不屈,临难从容,值得景仰和仿效。⑧有句农谚,说是“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其实,五九、六九在北京,还是相当寒冷的,冬将尽而未尽,春欲来而未来,加上寒潮不时来袭,河面一片冰封。这时候,许多树木挺着光秃秃的枝杈,过着“冬眠”的生活,似乎是在不动声色地静观时局的变化。直到春意盎然,冬寒尽消,大局已定,万无一失,才肯发嫩条,吐新芽,铺叙锦绣文章。这些迟迟不肯发芽的树木,又大抵是落叶甚早的树木,退不为人后,进不为人先,它们倒真够得上精明练达,老成持重。再看那柔弱的柳树吧,在寒冬余威尚盛的时节,就早早地苏醒过来

5、,望着冰冻的河面,迎着凛冽的寒风。它微微察觉出一丝春意,就不顾一切地率先吐翠,淡淡地披起娇黄嫩绿的新装。沿河望去,枝梢间烟纱雾笼,一片生机,这情景仿佛一首动人的歌,一首热烈向往春天的歌,一首报告春的信息的歌,一首表达美好信念的歌。我在想:既然迎春花被人称为报春花,那么,柳树可不可以叫做报春树呢?⑨春来了,万千柳枝在春风中袅袅舞动。柳树是热爱春天的,春天也是热爱柳树的。1.“我渐渐觉得柳树不仅可爱,而且可敬”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6、 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句子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二是句子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句子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要根据句子所处位置而定。在文首的句子,往往起总启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设置悬念等作用;在文中的句子,常常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文末的,一般起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的作用等。【答案】 直抒胸臆,是全文的文眼,在结构上有总领全篇的作用。2.简要赏析第⑤段画线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槐居语文网http://bbs.3hj.cn/搜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三槐居语文网http://bbs.3hj.cn/搜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