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工附中200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终考试

上理工附中200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终考试

ID:10090329

大小:4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25

上理工附中200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终考试_第1页
上理工附中200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终考试_第2页
上理工附中200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终考试_第3页
上理工附中200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终考试_第4页
上理工附中200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终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理工附中200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终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上理工附中200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终考试2005.6(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3分)缪斯的左右手(节选)余光中①诗与散文除了形式有异,在手法上也自不同。大体而言,诗好用意象,尤其是比喻,散文则相反。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因为《诗经》的,赋、比、兴三体之中,“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体也颇重要,《诗经》里有许多诗,后代也有许多诗,都属于这种手法。所谓“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就是白描,也就是不用比喻。远古老诗人如陶潜,诗中绝少比喻,陶诗天真自然,这也是一大原因。苏轼说他在诗人之中独好渊明,并且写了许多和陶的诗。其

2、实苏轼在诗人之中是一位比喻大师,这本领用来状物说理,最为淋漓尽致。《百步洪》起首才八句,就用了七个比喻。《读孟郊诗》第一首,就用了五个明喻,三个暗喻。至于像“横看成岭侧成峰”一类的诗,根本全诗就是一个隐喻。②但是中国的散文也久有用喻的传统,老子、庄子、孟子,莫不善于此道。哲学要说理,散文是说理的工具,比喻正是形象思维、具体说理的最好方式。例如《秋水》篇中,从河海的对话到鹤鸽的寓言,用喻之多,令人目不暇接。拿庄子的散文和陶潜的诗对比一下,就很难说比喻只是诗的专利。③本文一开始,就指出诗是专任,散文却是兼差。诗和散文的难以区分,正在散文的种类太杂,有些散文与诗泾渭分明,

3、有些散文却比诗更像诗。古人笔下往往诗文不分,例如《李长吉文集》明明只是诗集,杜甫要和李白“重与细论文”,白居易吊李白之句也说“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④好散文往往有一种综合美,不必全是美在抒情,所以抒情、叙事、写景、议论云云,往往是抽刀断水的武断区分。且以《前赤壁赋》为例,此文从开始到“何为其然也”,主要是叙事和写景,却兼有抒情;“客曰”和“苏子曰”两大段主要是议论,但就地取材于历史与水月,形象说理之中蕴含了写景与叙事,且也完成了抒情;“客喜而笑”10以至文末,别是单纯的叙事。《前赤壁赋》美得像诗,但是感性之中有知性,并不“纯情”。许多拼命学诗的抒情散文,

4、一往情深,通篇感性,背后缺乏思想的支持,乃沦为滥情滥感,只成了空洞的伪诗。⑤苏轼以赤壁怀古为题,还写了一首词。拿《念奴娇》和《前赤壁赋》对比一下,仍然可以看出诗和散文的区别。首先,二作同为月夜珠江,散文却要交代那是何年何月何日,其地与汉口、武昌的相对位置如何,游江是通宵达旦等等,但这些在诗中却无须交代。所以散文比较现实,常有一个特定时空做背景,诗比较想象,常以永恒做背景。其次,诗较散文重细节与过程;也就是说,散文较具叙事性,例如游江之时如何饮酒咏诗,扣舷而歌,如何吹箫,如何主客问答,如何食毕就寝等等;但《念奴娇》中,一开始诗人便已在江上吊古,其间并无游江的细节和过程

5、。所以散文是渐入,诗要一举而擒,乃是投入。再其次,散文比较客观,诗比较主观。在《前赤壁赋》中,主客至少三人,因为“客有吹洞箫者”说明不止一个游伴,苏拭的一番议论也用对话呈现。《念奴娇》中的诗人则是独语,他神游于故国,他举酒不是属客,而是对月。《前赤壁赋》作者以第三人称出现,胸怀旷达,劝他的朋友要“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念奴娇》的作者却是第一人称,激昂感慨之中透出寂寞,而华发也好,如梦也好,却是“自其变者而观之”了。客观,当较达观。主观,就不免自嗟伤了。诗,毕竟更近作者的内心。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我所知道的康桥》,也可以这么比照分析。1、第①段中,作者说《诗经》有

6、赋、比、兴三体。《孔雀东南飞》中,用“兴”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一般说来,诗好用意象,散文不好用意象。B诗与散文有时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都很难区分。C抒情、叙事、写景、议论四种表达方式在散文中经常是融在一起的。D第④段“感性之中有知性”句中“知性”意指思想。3、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散文和诗有明显的区别。两者特点可分别归纳为:(6分)散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另举一篇作品(或散

7、文或诗歌),谈谈对它们各自特点的理解。(4分)10(二)阅读下文,完成第5—8题(12分)轩①建筑是很有趣的。12世纪的玛雅人在尤卡坦半岛建造一座拥有600多根石柱的庙堂的时候,岳麓书院的建筑学家早在10世纪就已经修建了有数十根木柱支撑的百泉轩了,这种柱式建筑的共同性,使人类的居住方式和文化表达方式找到了结构上的统一。②我不知道在西方建筑语汇中关于轩应该如何定义,中式建筑中的轩,古书上有多种解释。这里所指的轩是以敞朗为特点,而又临水的建筑物。读《红楼梦》:“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那种园林的气息从玄妙的远观中已透出来,通过建筑语言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