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亮点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亮点

ID:10094144

大小:3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25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亮点_第1页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亮点_第2页
资源描述: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亮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亮点作者:张国安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符合语文学科言语教育的特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培养学生情感,这是提高学生语言修养的必由之路。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怎么品味?阅读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在作者提供的教材的基础之上的再创造。所谓“一千个人阅读《哈姆莱特》,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对老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老师处理教材的能力要求更高。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特别是要培养自己独立处理教

2、材的能力并融入个人的体会。  传统的阅读分析往往是在学生没有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就进入了理性分析。这种理性分析浪费了大量时间,多少年来语文教学效率不高,正是重理性分析而轻感性认识的结果。其实感性认识不够丰厚,理性的东西也就出不来。这是符合科学的认知规律的。  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呢?下面笔者将从找准品味语言的“切入点”;探究品味语言的“支点”;拓展品味语言的“发散点”三点,以人教版教材语文七年年上册第23课《散步》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一)找准品味语言的“切入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引导学生来品味语言特色,首先必须寻找一个突破口,给散文

3、一文语言特色定位,即高度概括出作者的语言特色。这样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点就是要找准品味语言的“切入点”,以点带面,个个击破。“散步”写的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个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凡的事,在作者莫怀戚的笔下写来却是如此的意义不凡,体现出浓浓的亲情。就其语言特色而言,可概括为“举轻若重”。  (二)探究品味语言的“支点”。  有了品味语言的“切入点”之后,必须以此处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探究品味语言特色的支点,即有理有据,从文中找支撑这一语言特色的观点。探究品味语言的支点是关键,可分三步走:  1、示范引路,抓文章第一句:“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提示:我们平时要

4、表达这个意思怎么说?比较与此说法的不同之处,体会这里作者用了特殊句式(倒装),强调了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像是运用了全景式镜头,让我的一家人隆重登场一样,让学生初步感知,这就是“举轻若重”的语言特色。  2、模仿探路,让学生从句式和语言两个方面去探究本文“举轻若重”的语言特色,可采取四人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其中一人记录并汇报讨论探究的结果。经过讨论探究,学生找出大量的有关语句。如“但是春天总算来了”“这一切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接着抓重点段,让学生再读第六节,发现一下的确是哪些句子将很小很小的事写得很大很大。经过再次品味,学生

5、又找出:“后来发生了分歧”“一霎时,我感到责任的重大。”等等,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作者举轻若重的语言特色。  3、广开言路。将文章删去的几句话补充出来,让学生说说删去的好不好?为什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语言,投影:(1)、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节到来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2)、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关时那样。(3)、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亲的时日还短。(划线部分为删去内容)允许同学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争取说“不”。充分体现个性,让学生在意见的碰撞中捍卫自己的观点的同时,锻炼自己品味语言及逻辑思辩能力。  (三)拓展品味语言的“发散点”。  

6、对一篇文章的语言品味到此似乎可以画上个完整的句号了。但是笔者认为,教学应是开放式的,对语言的品味更应如此。因此拓展品味语言的“发散点”非常必要。  出示对比阅读  1、举轻若重  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鲁迅《药》  2、举重若轻  “我欲与将军会猎于江下”。——罗贯中《三国演义》  A、何振梁申奥现场致辞:  “无论今天你们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将创造历史。但是只有一种决定能改变历史。你们今天这个决定,将通过运动促进世界和中国的友谊,从而使全人类受益。”  B、登月者阿姆斯特朗的话:  “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

7、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课后可以选择A、B其中一句,就一个方面来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形成书面文字,可长可短。  语言的“发散点”可以是名著名篇名句,可以是《读者》、《畅销书摘》等优秀期刊中的某个篇章,可以是重大历史时刻名人的言论,也可以是电视散文、《中午书简》、《读书时间》等优秀电视栏目中的篇章……充分发挥语文资源的作用,将学生从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这个更广阔的空间,充分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牵移巩固品味语言的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