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与国际竞争力

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与国际竞争力

ID:10094280

大小:20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25

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与国际竞争力_第1页
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与国际竞争力_第2页
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与国际竞争力_第3页
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与国际竞争力_第4页
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与国际竞争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与国际竞争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与国际竞争力【原文出处】中国社会科学【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201【原刊页号】94~100【作者】钟昌标【作者简介】钟昌标,1964年生,经济学博士,宁波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内容提要】对大国来说,国内区际分工状况会影响该国整体国际竞争力。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的省际差异很大,而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一些原因,国内区际分工和区际贸易不发达,特别是地方贸易壁垒所造成的国内市场扭曲不但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而且严重制约着产品市场的扩大、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企业规模经济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省区的对外贸易偏好。加入WTO

2、以后,面对新的对外开放形势和日益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国内地方市场的开放将有助于我国产业的成长壮大和整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关键词】区际分工/区际贸易/贸易壁垒/竞争力【正文】      一、国际竞争力与国内分工    对于竞争力为何物这一问题,学者们一直争论不休(注:Buckley,P.,PassL.ChristopherandKatePrescott,Measuresof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ACriticalSurvey.InJournalofMarketingManagement,4,2,19

3、88,pp.175-200.)。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竞争力的发展和转移是其经济尤其是其制造业发展成熟过程的自然结果(注:TheMythofAsiaMiracle.InPaul.Krugman,PopInternationalism.Cambridge,MA:MITPress,1996.)。由于此种观点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而比较优势理论又是根据代表性企业来设计的,因此它忽略了企业间的差异(注:Thurow,L.,HeadtoHead:theComingEconomicBattleamongJapan,EuropeandAmerica.N

4、ewYork:Morrow,1992.)。相反的观点认为,由于即便在同一行业内各个企业的生产率也会有极大的差异,一些企业具有较多的竞争优势,而其他企业则无优势可言,因此强调竞争力的企业特性。实际上,企业特定的竞争优势同国家特定的比较优势之间,差别仅在于分析的时间间隔(注:Buckley,P.andMarkCasson,ModelsoftheMultinationalEnterprise.In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29,1,1998.)。所以,在本文的分析中将竞争力大致表述为比较优

5、势的概念是恰当的,完全可以兼顾国家和企业两个层次。    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几乎都以国家为分析单位,并且假定要素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充分流动。同时,“主流经济学理论基于两个基本观点:明显的获利机会已几乎完全被充分利用,事物已达理想状态。”(注:Krugman,Development,GeographyandEconomicTheory.Cambridge,MA:MIT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与国际竞争力【原文出处】中国社会科学【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201【原刊页号】94~100【作者】钟昌标【作者简介】钟昌标,1964年生,经济学

6、博士,宁波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内容提要】对大国来说,国内区际分工状况会影响该国整体国际竞争力。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的省际差异很大,而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一些原因,国内区际分工和区际贸易不发达,特别是地方贸易壁垒所造成的国内市场扭曲不但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而且严重制约着产品市场的扩大、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企业规模经济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省区的对外贸易偏好。加入WTO以后,面对新的对外开放形势和日益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国内地方市场的开放将有助于我国产业的成长壮大和整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关键词】区际分工/区际贸易/贸易壁垒/竞争力【正文

7、】      一、国际竞争力与国内分工    对于竞争力为何物这一问题,学者们一直争论不休(注:Buckley,P.,PassL.ChristopherandKatePrescott,Measuresof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ACriticalSurvey.InJournalofMarketingManagement,4,2,1988,pp.175-200.)。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竞争力的发展和转移是其经济尤其是其制造业发展成熟过程的自然结果(注:TheMythofAsiaMiracle.InPaul

8、.Krugman,PopInternationalism.Cambridge,MA:MITPress,1996.)。由于此种观点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而比较优势理论又是根据代表性企业来设计的,因此它忽略了企业间的差异(注:Thurow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