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组张士温推荐

体育组张士温推荐

ID:10094619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25

体育组张士温推荐_第1页
体育组张士温推荐_第2页
体育组张士温推荐_第3页
体育组张士温推荐_第4页
体育组张士温推荐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育组张士温推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体育组张士温推荐论创新教育的课堂心理气氛营造的策略           □陈文斌         《教育探索》2006年第12期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因此,营造一个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的课堂心理气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和谐的师生、生生人际关系,教师对学生要有积极关注的态度,教师要准确把握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有效地组织教学,是营造课堂心理氛围的有效策略。www.qikan.com.cn875uy9dXVWs2UHel             关键词:创新教育课堂心理气氛;和谐;民主型领导方式;评价             中图分类号

2、: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03-02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创新教育,就是指运用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创造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具备创新情感和创新个性的一种新型教育。在中小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贯彻落实创新教育思想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是师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相互作用的过程,这

3、一过程总是被一定的心理气氛所包围。因此,重视创新教育的课堂心理气氛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www.qikan.com.cn875uy9dXVWs2UHel             所谓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下,由班级中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而产生的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情绪与情感状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对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具有促进作用,能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气氛中,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能有效地感染和鞭策学生和睦团结、进取创新;与此同时,它也能激励、鞭策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好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甚至创新性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展示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4、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实施教育的重要条件。笔者认为,营造一个“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心理气氛,或者说一个“充分展示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课堂心理气氛应该采取以下对策。www.qikan.com.cn875uy9dXVWs2UHel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生生人际关系,以利课堂中的教学互动                          1.师生关系影响教学效果             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与教学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无论知识传授、智能开发、美的熏陶,还是创新意识的培养,都需要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

5、,而建立这种关系就要求教师充分相信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并且自身保持表里如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情感和意见,理解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创造一种真诚、关心、理解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气氛,从而构成真诚、接纳、同感的人际关系,达到师生关系的和谐。www.qikan.com.cn875uy9dXVWs2UHel             师生关系要达到和谐,在各因素中,情绪和谐是很关键的。所谓情绪和谐是指对完成当前活动兴趣盎然,群体各成员之间和谐一致,热情指向于教学活动。这是良好心理气氛的一个重要标志。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常常笼罩着人的整个身心,影响人的当前行为。

6、无论个体还是整体,情绪过于紧张或过于松弛,都会降低人的活动效率;只有情绪适中、和谐,才能增强效果,提高效率。课堂中情绪的和谐,主要表现为师生情绪稳定而活跃,张弛适度。就学生而言,能以愉快的情绪适应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认知情景的变化去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情绪,该激昂时当激昂,该热烈时当热烈,该舒缓时则舒缓,该平静时就平静。就教师而言,要求教师不能把课外的一些不良情绪带进课堂,要求教师迈进课堂时就情绪饱满,带着符合教学内容的情绪面对全体学生。www.qikan.com.cn875uy9dXVWs2UHel             师生间情绪体验、人际关系和谐了,势必带来课堂中教师的

7、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问的有效互动。这一互动,从教师角度讲,应该是教师围着学生转,围着学生活动转,主动地服务于学生的主体活动。这种主动的“服务”,不是霸着讲台,不是喧宾夺主,也不是霸着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而是应体现为教师主动地“导”:一般问题让学生讲,较难的问题让小组讨论,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解决问题铺架阶梯。另一方面,从学生角度讲,学生在教师有效“导”的基础上,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展示自我,积极与同学合作,主动地参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