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ratch软件构建信息技术生命课堂

基于scratch软件构建信息技术生命课堂

ID:10099590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25

基于scratch软件构建信息技术生命课堂_第1页
基于scratch软件构建信息技术生命课堂_第2页
基于scratch软件构建信息技术生命课堂_第3页
基于scratch软件构建信息技术生命课堂_第4页
基于scratch软件构建信息技术生命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scratch软件构建信息技术生命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Scratch软件构建信息技术生命课堂摘要:在新课程与数字时代的背景下,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应是一种终身的方式,课堂应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信息技术学科中程序设计教学内容所使用的VB、C+都是很好的编程软件,但不适合学生学习。本文根据生命课堂理论,利用Scratch软件构建了信息技术学科的“生命课堂”模式,并对模式中的生命主体从课堂内教学到课堂外学习进行了解读。学生正是通过这种模式的学习完成知识点的联接,在知识发展的循环中学会学习。关键词:Scratch;信息技术学科;生命课堂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3/15-0033-03

2、7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知识浩如烟海,教育信息更新的速度以小时为周期,甚至以分钟为周期,据统计,世界信息每两年翻两番,所学知识很快更新,这使得终身学习成为必然。数字化科技带来了时代的巨大变迁,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学生和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教学形式。新课程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是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课堂,能够使学生产生参与的欲望,激起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是学生渴望探索真理并带有感情色彩的意向活动,也是师生交流情感信息的渠道。在新课程与数字时代的背景下,要求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网络有利于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应是一种终身的方

3、式。一、生命课堂与Scratch软件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业内提出“为生存而教,为发展而教,为享受而教”的口号,课堂从“知识课堂”走向了“生命课堂”。生命课堂教学是激发、强化、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健全心灵(有情、有意、有抱负)的一种活动。其根本意义在于使师生生命价值得到了体现、健全心灵得到了丰富与发展,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学习与探究知识、智慧展示与能力发展、情意交融与人性养育的殿堂,使课堂成为师生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得到充分体现与提升的快乐场所。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能够培养学生用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VB、C+都是很好的编程软件,但结构抽

4、象、命令不易使用等特点使其不适合学生学习。Scratch的推出正好弥补了这些缺陷。Scratch是由麻省理工学院推出的编程工具,是适合全世界儿童学习编程和交流的工具和平台。它不需要像传统编程软件那样逐行地“敲”代码,而是通过拖拽已定义好的程序模块,采用搭积木的方式快速实现程序的编写。二、Scratch生命课堂内及课堂外构建7信息技术“生命课堂”的构建,学生的积极活动是其实现基础。因为活动是学生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教学的关键或直接任务,是要创造出适合学生的活动,挖掘教学中的活动因素,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拓展学生的

5、时空。同时,给学生提供适量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为达到目标所需的活动方法和活动条件。源于此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利用Scratch构建的生命课堂模式如图1。7第一步简称“观”,指的是“学生观看作品”。第二步简称“做”,指的是“学生做作品”。第三步简称“试”,指的是“学生反复尝试”。第四步简称“评”,指的是“学生评价作品”。首先,在“观”的阶段,教师把需要完成的作品最终结果展示给学生。Scratch软件代码和预览一体化,不用经过系统编译,能直接呈现结果,方便在翻阅代码的同时观看效果。Scratch创建的作品具有画面美观有趣、动画设计贴近学生的特性,因此,非常容易激发学生动手创作的欲望。教师为

6、学生提供完成作品所需要的教程及素材资源。除此之外,Scratch本身也带有令人惊喜的角色功能、绚丽多彩的背景、非常易操作的画板。学生一看就懂的代码如同孩子玩耍的积木,学生可以顺利地在教程的帮助下开始导入素材、复制增加代码、测试作品效果。其次,在“做”和“试”的阶段,学生动手操作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关键。任何一个新知识、新技能在操作时,总会遇到问题。在学生根据教程利用资源创作时,由于Scratch操作简单,非线性调试、无代码纠错,使学生有更多尝试机会。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让学生在挫折和喜悦的交替中获得成长。课堂活动基本以学生为主体,作为组织者和帮助者的教师有大量巡回课堂的时间帮助学生。同时,学生在

7、做作品的过程中也经常会环顾左右,获得临近同学的帮助。最后,在“评”的阶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完成作业的时间有先有后、作品有好有坏。教师在巡堂中要注意观察作品内容,及时点评富有创造力的优秀作品并将其上传到评价平台。学生首先进行自我评价,评价自己的创作思路及技术重难点;其次,由全体学生进行网上评价;最后,由教师做总结性评价。笔者对授课的6个班级、共275位学生做过统计,采用Pascal非可视化编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