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鉴赏方法

浅谈古诗词鉴赏方法

ID:10102213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25

浅谈古诗词鉴赏方法_第1页
浅谈古诗词鉴赏方法_第2页
浅谈古诗词鉴赏方法_第3页
浅谈古诗词鉴赏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古诗词鉴赏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古诗词鉴赏方法  海南华侨中学高中语文组  侯晓燕       诗歌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新版的语文课本中读占一席之地,第一、三册课本中分别编入了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风格不同,意蕴各异。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2002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打破以往客观命题方式,以主观表述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种命题方式有一定难度,从另一方面显示出社会对青少年综合素质的要求。在当今信息发达的条件下,中西方文化交流呈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吸纳国外先进科技文化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对青少年进行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新教材的出现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合适的

2、条件,针对一、三册大量古诗词的出现,结合教学实际,我尝试着运用了五步诗歌教学法,具体阐述如下:一、 引       古诗歌由于时空的距离,与现代学生多少有些隔膜,因此,首先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入手。古诗词的教学情境,是与古诗词的内容有关的课堂气氛与情感体验的总称,是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必备因素之一。无论是一首音乐还是一段录像片段,都能很好的创设处于古诗词内容相吻合的情景气氛,能够迅速集中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鉴赏兴趣,尽快融入诗词的意境。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保证有效地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我认为,这是鉴赏古诗词的前提条件。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音乐入题

3、。    古诗词节奏、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音乐又是听觉语言,是人类心灵的诗章,二者具有相通共融之处。通过背景音乐的渲染,能够营造气氛,烘托意境,从而与诗作主旋律达到共鸣。如讲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作者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奇妙的构思及诗中描绘的梦中仙境,学生很难进行深刻的体味,我选择来自瑞士的班得瑞乐团演奏的《仙境》中的一个片断,让学生提前背诵诗歌内容,结合音乐,闭目冥想,体味诗歌和音乐的相通之处,达到诗歌意境的有效渲染。再如讲柳永的《雨霖铃》,学生如果没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在讲课之前用录音机播放徐小凤的歌曲《送别》,让学生通过音乐感受离别的悲凉,进而达到鉴赏这首词的离别意境的目的。用

4、音乐语言来诠释诗歌语言,使学生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托尔斯泰曾经说过“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理解”。音乐消除了时空的隔膜,音乐与诗词结合,引导学生融入古诗词的意境,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诗歌的无穷魅力。第二、相关名句入题。       通过背诵相关诗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促进学生积极鉴赏诗歌的主动性。如讲杜甫的《登高》之前,让学生背诵已学过的杜甫的其他诗歌,很快调动起了学生们的积极性。第三、作者的简介及生平入题。      如讲杜甫的诗歌之前,系统地讲解杜甫的四个生活阶段,让学生了解杜甫的思想与感情,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的主旨以及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再有也可讲解与诗

5、歌相关的故事,学习《迢迢牵牛星》《鹊桥仙》时,让学生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及四大爱情民间传说的其他故事,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理解人们在传说中寄寓的美好情感。二、 读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歌的韵味,诗歌的意境,诗歌的情感才被深刻的品味出。第一、与教材配套的教学朗读磁带,音色纯美,读音准确,感情充沛,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它营造出的教学情景,令诗歌形象更有立体感,使诗歌情感更能震撼人。第二、发挥自己的声音特点,

6、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配音朗读,学生更易受感染,效果会更好。如讲《琵琶行》时,配以《梁祝》的相关片断,结合第二段对音乐的描写,让学生更加充分的体味音乐的无穷魅力。第三、给学生提供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学生可以自己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如讲《孔雀东南飞》时,由四名学生自选角色,当堂朗读,学生既熟悉了情节,疏通了诗意,另外,在情感的表达上加入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效果不错。此外,还可采用分组读,领读,齐读等其他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赏    有了以上两个环节的充分准备,赏析也就没有了障碍。诗歌赏析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学生情况,我从以下几个

7、方面进行:第一、 赏析诗句,体味意境。有无意境,意境经营得如何,是判断一首诗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鉴赏古诗词,关键要学会挖掘其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相交融而创造出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结合,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如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学生找出“杨柳”“晓风”“残月”这些意象,就能结合相关知识体味出词中所表达出的伤别离的情怀。古诗词中的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