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讲义 教案第七章 上古音的韵部

音韵学讲义 教案第七章 上古音的韵部

ID:10111213

大小:164.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5-26

音韵学讲义 教案第七章 上古音的韵部_第1页
音韵学讲义 教案第七章 上古音的韵部_第2页
音韵学讲义 教案第七章 上古音的韵部_第3页
音韵学讲义 教案第七章 上古音的韵部_第4页
音韵学讲义 教案第七章 上古音的韵部_第5页
资源描述:

《音韵学讲义 教案第七章 上古音的韵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音韵学讲义第七章 上古音的韵部上古韵部主要是从以《诗经》为代表的先秦韵文中归纳出来的,所以有些书中也把上古韵部称作《诗经》的韵部。第一节 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和方法先秦两汉时代,既无反切又无韵书,所以要想知道上古韵部有多少,无反切、韵书可利用。前人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和方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以《诗经》、《楚辞》等先秦韵文为研究对象,采取系联的方法从中归纳出上古的韵部;一个是以《说文解字》中的谐声字为研究对象,通过谐声系统去印证《诗经》的分部并扩大每一部的归字。一、《诗经》用韵的归纳《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

2、歌总集,全书305篇,其形成的时代跨度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共约五百余年。因为诗歌在古代是歌唱的,每一篇都要押韵以求其和谐上口,所以只要对《诗经》的韵脚字进行系联归纳,就可以大致弄清上古韵部的状况。其系联方法如下: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邶风·绿衣》四章彼何人斯?其为飘风。胡不自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祇搅我心。《诗·小雅·何人斯》四章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诗·邶风·燕燕》三章翩彼飞鴞,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

3、齿,大赂南金。《诗·鲁颂·泮水》八章《绿衣》的韵脚字是“风、心”,说明“风、心”在上古同部。《何人斯》的韵脚字是“风、南、心”,可证“风”与“心”押韵并非偶然。又说明“南”与“心、风”在上古同部。《燕燕》的韵脚字是“音、南、心”,其中也有“南”,可证“南”与“心”押韵亦非偶然,又说明“音”、“南”、“心”、“风”上古同部。《泮水》的韵脚字是“林、音、琛、金”,其中也有“音”,说明“林、音、琛、金、南、心、风”第20页共20页等字上古同部。这种归纳韵脚字的方法就叫做系联法,又叫做“丝联绳引”。上古的韵部就

4、是使用这种方法归纳出来的。具体步骤是先用系联法将《诗经》韵脚字归纳为若干组,有多少组就说明上古有多少韵部,然后对《楚辞》、《易经》等其它先秦韵文进行系联以验证《诗经》分部的正确性并扩大各部的归字。下面我们将清人段玉裁《诗经》十七部中第六部(平声)的系联情况用线条表示出来,旨在观察一部的系联全貌。段氏古韵第六部系联图根据连线的需要,本图对段氏第六部各章的次序作了调整。图中“烝”与“蒸”、“赠”与“增”虽非同字,但声符相同,故系联在一起。兢冰小旻五章兢冰小宛六章蒸雄兢崩肱升无羊三章烝烝烝烝烝烝烝烝文王有声一

5、二三四五六七八章蒸梦胜憎正月四章胜乘承商颂元鸟恒升崩承小雅天保六章绳承抑六章乘縢弓綅增膺惩承鲁颂閟宫五章掤弓郑大叔于田三章膺弓縢兴音秦小戎三章 弓绳采绿三章薨绳周南螽斯二章薨赠女曰鸡鸣三章兴陵增小雅天保三章陵惩梦雄正月五章崩腾朋陵鲁颂閟宫四章第20页共20页腾崩陵惩十月之交三章陵惩兴沔水三章陵朋菁菁者莪三章升朋唐椒聊一章登升生民八章薨登冯兴胜大雅绵六章兴梦斯干六章薨梦憎齐鸡鸣三章二、谐声字的归纳通过《诗经》等先秦韵文归纳出来的古韵部是可信的,但是由于没有将韵脚字以外的字归纳进去,而韵脚字本身又很有限,所

6、以这样的韵部含字太少,实用性不足。怎样才能扩大每一部的归字范围呢?形声字的谐声系统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谐声系统对《诗经》归部的正确性还起着印证的重要作用。形声字的声符又叫做主谐字,以主谐字作为声符的形声字又叫做被谐字,被谐字还可以作为主谐字构成新的形声字。这样,以第一主谐字作为声根所形成的整个谐声谱系就叫做谐声系统。例如:芝  诗  榯之——寺——時志  待  鰣从原理上讲,凡是声符相同的字,在造字时代其读音必然是相同或相近的,否则不会采用同样的声符。有些形声字的读音与主谐字的读音或与同声符形声字的读音

7、在中古时期有了差异,那是语音在造字时代以后发生了变化的结果,如上例中的“待”字与其声符读音即不相同,与其他字的读音也不相同。清人段玉裁根据谐声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同谐声者必同部”的著名论断,意思是说声符相同的字必然属于同一韵部。这一论断与事实基本上是相符的,下章诗就是极好的证明: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诗·豳风·东山》三章第20页共20页“垤”、“室”、“窒”三字均以“至”字作为声符,它们正好都作了韵脚字,同在《诗经》“质”部。段氏的这一发现不但证明了《诗经》归部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扩大

8、了韵部的归字。例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卫风·氓》一章此章诗的韵脚字中共含有“之、丝、某、其、丘”五个谐声声符,以它们作为声符的形声字常见的有:之——蚩芝寺志诗持時侍待丝——蕬兹某——媒煤䤂谋其——淇期欺旗祺琪骐丘——蚯邱这些形声字有的在先秦韵文中充当了韵脚字,有的则没有,无论属于哪种情况,都可以根据声符把它们归入同部,这样就扩大了上古韵部的归字范围。如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