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概论-精品ppt课件

方剂学概论-精品ppt课件

ID:10112358

大小:1.79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8-05-13

方剂学概论-精品ppt课件_第1页
方剂学概论-精品ppt课件_第2页
方剂学概论-精品ppt课件_第3页
方剂学概论-精品ppt课件_第4页
方剂学概论-精品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方剂学概论-精品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方劑學概論與院內常用方劑淺析學習目標•了解方劑與治法的關係•掌握方劑開立的基本原則與思維2大綱•前言•方劑分類法•院內常用方劑淺析•病案分享3前言•過去是由使用單味藥治病,進而多味藥治病的基礎理論。•從「辨病施治」到「辨証論治」相結合的過程,不斷發展成熟的。•方劑的觀念,是運用藥物治病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在應用上,由於所用藥物的種類多少和產生療效的快慢不同,故在中醫藥的發展史中,常因歷代醫家見解迥異,歸納產生不同的方劑分類法。4病、證、症、証的名詞比較•自古以來,在大量中醫文獻中,病、證、症、證,時常混用。•病-是指有特定病因、發病形式、病機、發展規律的一種完整的過程。

2、•證-為一組症狀對致病原因,作出回應及所處的狀況,在臨床可被觀察到的症狀與徵象等。•症-是疾病的外在表現,症狀的簡稱,是病人自我的不良感覺,往往是對單一病狀的描述,如發熱、頭痛、鼻塞。•証-是指疾病在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疾病的原因(如風寒、風熱、瘀血、痰飲等)、疾病的部位(如表、裡、某臟、某腑、某條經絡等)、疾病的性質(如寒、熱等)和邪正關係(如虛、實等)。5致辨病病原因因疾辨病病發機展辨証論治得辨病體機質率疾辨病病位位置6方劑與治法的關係中醫治病示意圖治病辨証理論治療方法選方或組方選用藥物龍膽龍膽草、肝火清肝瀉火瀉肝湯黃芩…法隨証立方從法出7•望診望診

3、聞•聞診診是透過對病患的神、色、是從病患語言、呼吸形、態、舌象及排出物等聲音及病患體內發等進行有目的的觀察,出的異常氣味來辨別以了解病情,測知臟腑病情。病變。•問診問診•切切診診是詢問病患或其家屬,是診察患者的脈候和了解患者平時的健康觸按身體有關部位,狀況、自覺症狀及疾掌握病體的變化情況。病的發生、發展和診療情況等。8•八綱是中醫臨床辨證的基本法則,也是指導治療的主要依據。•出典:明.張景岳《景岳全書》在病因、臟腑、氣血津液和六經等辯證方法中總結提出『六變辨證-表.裡、寒.熱、虛.實』;程鐘齡《醫學心悟》中在六變辨證基礎補入陰陽辨證,發展成『八綱辨證』。•陰(裡、虛、寒)

4、、陽(表、實、熱)•八綱辨證的功能–概括病症類別-陰陽–判斷病位深淺-表裏–判斷病變性質-寒熱–判斷正邪盛衰-虛實910方劑分類法一、七方之說二、以病症分類三、以主方歸納分類四、以功效分類五、以治法分類六、方劑之命名七、方劑之配伍概念八、方劑之組成結構11一、七方之說ü最早記載源於《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ü金元.成無己著《傷寒明理論.藥方論序》首先明確指出七方名稱:『制方之用,大、小、緩、急、奇、偶、複七方是也。』。12一、七方之說ü大方:指藥味多或用量大,以治邪氣方盛,需要重劑治療的方劑,如大

5、青龍湯、大承氣湯。ü小方:指藥味少或用量小,以治病淺邪微之輕劑治療的方劑,如蔥鼓湯、桑菊飲。ü緩方:藥性和緩,氣味較薄,以治病勢緩慢,需長期服用方能收效的方劑,如四君子湯。ü急方:藥性峻猛,氣味較厚,以治病重勢急,須迅速治療急於取效之方劑,如四逆湯。ü奇方:單數藥味組成的方劑,如五苓散。ü偶方:雙數藥味組成的方劑,如四物湯。ü複方:指兩方或數方合用,以治療較為複雜病證的方劑,如八珍湯。13【經方】•指漢以前的臨床著作。•後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醫家類記載經方十一家。•《素問》、《靈樞》記載的方劑。•張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所記載的方劑。•清.陳修園《時方歌括.小

6、引》說:「余向者匯集經方而韻注之,名為真方歌括。」真方歌括即《傷寒真方歌括》。•雖然只有《傷寒論》的方劑,但陳修園把張仲景著作中的方劑稱為經方,意思是很明顯的。14【時方】•指張仲景以後的醫家所制訂的方劑。•它在經方的基礎上有很大的發展。•清.陳修園《時方歌括.小引》說:「唐宋以後始有通行之時方。」•按唐.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王焘的《外台秘要》所記載的方劑,主要包括晉以後的方劑。15二、以病証分類ü首推《五十二病方》記載52類疾病;ü其次為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以六經辨証來歸納方劑;ü唐.《外台秘要》、宋.《太平聖惠方》、明.《普濟方》、清.張璐著《張氏醫

7、通》、《蘭臺軌範》等,亦是按病証來分類方劑。ü另唐.《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清.《古金圖書集成.醫部全錄》以臟腑身形分類,亦可歸類於按病証來分類方劑。ü宋.《三因極-病證方論》則以病因來分類方劑。16三、以主方歸納分類ü明.施沛《祖劑》中首冠內經方,次載伊尹湯液方,仲景方,局方等,共載800餘首,主方75首,附方7000餘首。ü現代書籍,如《方劑類方辭典》、《中醫十大類方》等亦屬之。柴胡(湯)類方柴胡龍骨牡蠣湯柴胡湯柴胡桂枝乾薑湯小柴胡湯17四、以功效分類法ü唐.陳藏器著《本草拾遺》提十種之說:『諸藥有宣、通、補、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