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ID:10117786

大小:4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6-11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_第1页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_第2页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南京市化工厂中学陆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2、通过制取并试验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学会分析操作错误导致的后果。3、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氧气制取的过程和方法;2、认识到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的重要性,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3、感悟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逐渐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探究过程,激发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求实、创新、严谨、合作的科学品质,

2、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1、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原因、操作步骤顺序;2、氧气的检验、验满;[教学准备]:药品:高锰酸钾实验仪器:药匙、大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水槽、酒精灯、火柴、棉花等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相关资料。[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内容分析]:本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但明显的经验不足,又让他们不知如何下手,在此基础上,若能让学生自己通过过自学和交流,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取氧气并检验氧气的性质,对其实验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锻炼。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3、,也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教学过程]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或资源情景导入引导探究自主发现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完成学案中的自主体验1、2学生:自我评价学案中的课前预习1-4教师:展示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让学生对应反应原理进行挑选。学生:讨论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完成学案中的课前预习6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引出内容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使学生学会归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案化学实验装置引导探究学生:自我评价学案中的课前预习5;完成学案中的自主体验3教师:多媒体课件播放注意事项,部分违规操作的后果。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部分违规操作

4、的后果。讨论,回答注意事项的原因。加深印象,理解透彻多媒体课件引导探究总结提升教师:演示制取两瓶氧气并用验证氧气的部分化学性质。氧气的检验、验满;学生:互相配合,制取两瓶氧气并用木炭和铁丝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师:巡逻指导学生:小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指出不足,相互完善展示,加深印象体验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化学实验探究实验自主发现总结提升拓展延伸学生小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学生:自学工业制取氧气资料;完成学案中的自我检测教师:布置作业:完成《评价》课题3;学案中的链接中考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及时反馈巩固知识学案[板书]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5、)一.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在水中的溶解性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组装仪器;先下后上,先左后右。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查?3、装药品,连接仪器;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为什么?4、先预热,再对药品处加热;先均匀,后集中。5、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为什么不能一有气泡就收集?6、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否则可能会怎样?[备查网址]http://www.pep.com.cn/czhx/index.htm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化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