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ID:10122266

大小:5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_第1页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_第2页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_第3页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际经济学第二章(中))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古典学派在解释国际贸易基础、揭示决定生产和贸易模式的因素、衡量国际贸易对本国经济影响和贸易所得等方面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当今许多重要理论与政策仍然得益于古典贸易理论的启示。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和造成生产成本差异的唯一要素。他们的分析中只有一个要素(劳动)投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及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产品生产不再由单一要素决定,研究投入产出关系经济学理论随之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

2、瓦尔拉斯、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形成。与古典贸易理论相比,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l在两个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框架下分析产品生产成本。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单个要素投入时,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和机会成本都不变。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时,某一要素投入量不断增长,由此新增的产出(即“边际产出”、“边际收益”)会逐渐减少,即“边际收益递减”的原理。单一要素投入模型中,厂商在要素方面没有选择,产品成本完全由该要素的生产率和价格决定。要素的生产率及其价格都是给定的,都是由产品产量以外的因素(外生变量)决定。新古典经济

3、学家认为生产中起码有两个以上的要素投入。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模型中,不同商品生产使用要素比例不同,生产同种同量的产品,可以有不同的要素组合。要素生产率不再固定,取决于产品生产对要素比例的选择和对要素供给的约束。产品生产中要素的使用比例(要素需求)和一国的资源储备比例(要素供给)决定要素价格从而影响产品成本,成为决定比较优势和生产贸易模式的重要因素。生产要素价格已不再是外生变量,而是与产品价格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内生变量。l运用一般均衡方法分析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从古典经济学过渡到新古典经济学不仅是要素

4、投入数量上的变动,基本分析框架也从单一要素投入发展为多种产品多种要素的一般均衡体系。新理论发展为国际贸易研究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许多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被运用于对国际商品贸易和要素流动的分析,并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国际贸易不仅影响双方的产品市场价格,而且造成双方要素市场价格的变动。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的变动不仅影响一国的生产和消费,还会产生各要素间的收入再分配。要素在国内各部门间流动或要素储备比例的变动反过来又影响生产和贸易模式。对建立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有主要贡献的有:埃利·赫克

5、歇尔、伯尔蒂尔·俄林、保罗·萨缪尔森等。对拓展、检验方面有重要贡献的有罗纳德·琼斯、沃夫冈·斯托尔珀、罗勃津斯基、瓦西里·里昂惕夫、巴格沃蒂等。一、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资源禀赋(要素比例、资源配置)学说是瑞典经济学家提出来的1.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贡献最大的经济学家(1)赫克歇尔(EliFHeckscher,1879-1959)l出生斯德哥尔摩犹太家庭。1897年在乌普萨拉大学学习、经济,1909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任经济学、统计学教授、经济史研究所长。l最主要贡献在著名的两篇文章中。1919年发表《外

6、贸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萨缪尔森称为“天才之作”)集中探讨各国资源要素禀赋构成与商品贸易模式的关系,运用了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认为要素绝对价格平均化是国际贸易的必然结果,具有开拓意义。其中提出建立在相对资源禀赋情况和生产要素比例基础上的比较优势理论。第4页共4页国际经济学第二章(中))l《间歇性免费商品》提出不完全竞争理论,比罗宾逊早9年。l在经济史方面更享有盛名,通过对史料提出问题或假定,进行深入的批判性研究,在经济史和经济理论间架起桥梁,把两者有机结合,瑞典学派主要人物之一。(2)俄林(BertilGot

7、thardOhlin,1899-1979)l生于瑞典南方,早年就读斯德哥尔摩大学,后赴剑桥、哈佛留学。25岁任哥本哈根大学经济学教授,5年后任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教授,197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79年8月于书桌前逝世。l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1933年出版的名著《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论》,其理论受老师赫克歇尔关于生产要素比例的国际贸易理论影响,结合一般均衡理论进行分析论证,通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2.生产要素禀赋理论(1)理论观点:l赫克歇尔和俄林克服了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

8、中的某些局限,认为生产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而不单是劳动。资本、土地及其他生产要素也都在生产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不同商品的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如有的生产技术较高,需要大量机器设备,需要资本投入比例较高,“资本密集型产品”;有的是手工操作,需要大量劳动投入,需要劳动投入比例较高,“劳动密集型产品”。l各国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不同。有的国家资本雄厚,“资本充裕国家”;有的国家人口众多,“劳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