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ID:10123599

大小:34.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6-11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执教:春晖中学郑贇312353三维目标教学过程导入:上课前先介绍老师自己的爱好,如打球、唱歌等,然后唱一首歌《故乡的云》,既缓解紧张情绪,又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然后从这首歌引出思乡的主题,再引出余光中的《乡愁》(屏幕显示诗歌,教师朗读),最后提出另一篇与思乡有关的文化散文《听听那冷雨》。整体感知(通过以下问题,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本文)1、题目中的“那”是否可以改成“这”?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不能。文章主要写大陆的雨,回忆大陆的雨,作者身在台湾,心在大陆,用“那”字,一种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就油然而生,

2、而一种思乡之情也就随之而来。(文章第1段有较集中表现)2、题目是“听听”,可文章3、4两段却写“嗅雨”和“观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明确:“嗅雨”和“观雨”都是美好的事,但“听雨”则更美好,更能引起作者无限的遐思。(3、4两段不做太多分析,简单带过,将时间节省下来用在重点的内容上)活动体验(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作者在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活动1: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停顿、轻重、缓急,读出作者的情感基调。体验1、读过之后,你感觉本文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明确:长句多——与春雨“缠绵”的特点相似,

3、也与作者丝丝缕缕的乡愁相似。叠词多——有韵律感,与“雨”的特点相似,形象地描绘出“雨”的各种声音与形态。·活动2、作者最爱听雨,那么作者听了哪些“冷雨”,又从“冷雨”中听出了些什么?(1)“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阅读第5节)凄凉、凄清、凄楚——凄迷(穿插作者介绍: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

4、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体验(1):从“冷雨”听出了忏悔。(2)“屋瓦上的雨声”(阅读第6、7两段)温柔有韵律2体验(2):从“冷雨”听出了喜爱。(3)“日式古屋的雨声”(阅读第9段)单调、耐听——回忆(穿插作者介绍: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人,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自称“江南人”。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度过近8年的学习生活,十七岁才回到南京继续求学。)体验(

5、3):从“冷雨”听出了回忆、渴望。(4)“七十年代台北的雨声”(阅读第10段)什么都没有雨声没有了音韵体验(4):从“冷雨”听出了依恋、无奈。小结: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将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融入那“冷雨”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景交融”。·活动3、能否说出作者的形象?他体验3:远离故乡的孤独、寂寞的游子形象。·活动4、找出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句。汉字宋画古典诗词体验4: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眷恋之情对传统文化逐渐消亡而产生的悲凉之情。总结:通过这4个活动,我们是否体验到了作者蕴含的“冷雨”中的情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冷

6、 雨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问:题目中的“冷”是否可以去掉或换成别的字?学生回答后明确:不能。这个冷字不仅写出了雨的冷,更写出了作者冷的心情:思乡不得回及对传统文化的消逝无奈悲凉。课外拓展活动5、找出一些写景抒情的手法,并模仿文中的句子,用自己的感受写一些描写景物的句子,要做到“情景交融”。活动6、找一些与 “雨”有关的诗词曲画等艺术作品,并品味其中所蕴含的意义或情感。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