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风剔络法”治疗偏头痛的理论探讨

“搜风剔络法”治疗偏头痛的理论探讨

ID:10123856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1

“搜风剔络法”治疗偏头痛的理论探讨_第1页
“搜风剔络法”治疗偏头痛的理论探讨_第2页
“搜风剔络法”治疗偏头痛的理论探讨_第3页
“搜风剔络法”治疗偏头痛的理论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搜风剔络法”治疗偏头痛的理论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搜风剔络法”治疗偏头痛的理论探讨陈杰王永生陈炯华关键词:偏头痛中医搜风剔络综述偏头痛是是神经-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致的、以反复发作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的疾病,其痛暴发,痛势剧烈,伴恶心呕吐,或延及面肌拘急麻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其发病机理尚未明确,目前普遍认为与遗传特性、内分泌、环境和精神等内外因素有关。偏头痛患者往往反复发作,多年不愈。[1]西药只能作为改善症状的对症治疗,而中药制剂却有其独特的疗效,不仅能临时改善症状,而且能终止许多患者复发,副作用小,一般治疗偏头痛的中医疗法中,作为偏头痛的病因和对症治疗,中医药作用良好。[2]临床应用“搜风剔络法”治疗偏头痛效果良好,本文从中医

2、理论角度进行探讨。1.偏头痛风邪致病机制偏头痛病因虽多,总以风、痰、瘀、虚为主,前人谓:“风性主动”,“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巅顶之上,唯风可到”,说明风邪善动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之特性,风为百病之长,偏头痛之主证,多伴有抽掣、跳动感,并有时发时止之特点。头痛有抽掣跳动之感,当责之风邪为患;然临证观察偏头痛,多夹有痰、瘀、虚之症。痰滞于内,随风上行,风痰相夹,清空受扰。风痰之邪,日久不去而逐渐深入脑络,滞于经脉,瘀血痹阻,脑络失养而更发头痛。即所谓“久痛入络”、“不通则痛”。综上所述,本病虽有风、痰、瘀、虚之别,然多以实证为主症,迁延难愈,乃风夹痰瘀,阻痹脉络之故,故在临床上以“风

3、痰入络”为主要病机。2.搜风剔络法治疗偏头痛机理头痛痼疾,若要速效,决非一般平淡之品所能胜任,必须在活血化瘀之品中加入全蝎等搜风通络之品,不仅解痉镇痛之力较强,又可加强活血化瘀之力。[3]正如叶天士云:“病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逐,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而且《杂证总诀·头痛》亦有“病初在经在气,久病入络入血,气血瘀痹而痛者,用虫蚁搜逐血络,宣通阳气”的论述。亦说明偏头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入络成瘀,非虫类药不能疏络剔邪。运用搜风剔络法以消散积聚于脑窍的痰浊、瘀血是近年来医家选药组方的要点。因此,临床治疗顽固性偏头痛时多数医家常用虫类搜风剔络之品。因虫类药属血肉有情之品,

4、行走通窜之物,不仅擅长化瘀通络止痛,而且多具搜风通络、解痉熄风之功,直趋高巅之位,正符合偏头痛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久病入络,久病多瘀之特点。研究证实利用虫类药搜风剔络,可以促使脑府痰浊、瘀血的消散,以畅通经遂,调和脑脉,而达到纠正微循环障碍,增加脑血流量的目的。[3]3.搜风剔络法药物的现代机理研究古往今来,历代医家对虫类搜风剔络之功效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清代多位著名医家对虫类药有了深刻认识。叶天士认为:“用虫蚁者有四:以谓飞者升,走者降,灵动迅速,追拔沉混气血之邪。”吴鞠通也谓:“以食血之虫,飞者走络中气分,走者走络中血分,可谓无微不人,无坚不破。”虫类通络药轻灵流通,性善走窜,却能松动

5、病根,搜剔络道之邪,使血无凝着,气可宣通,从而祛除络中宿邪。所以在治疗偏头痛时,应用虫类药均能达到化瘀通络、搜风剔络之功效,临床常用于偏头痛的虫类药物主要有:3.1蜈蚣蜈蚣性味辛温,入肝经,有毒,具有祛风走窜活血之功,为祛血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要药。实验研究表明:蝎毒镇痛作用肯定,对神经痛、躯体痛、内脏痛、癌肿疼痛等有较好的疗效;对多种急、慢性疼痛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具有较好的修复受损神经的功效,且无成瘾性,因此是一种理想的镇痛药。[4]3.2全蝎全蝎味辛性平,有熄风解痉、通络止痛的功效,还有显著的逐瘀作用,常配补气药以助其活血化瘀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全蝎含有蝎毒素和卵磷脂。全蝎

6、中含有蝎毒素,能减缓、阻止甚至逆转病人的神经元退行变性过程,对神经细胞起到保护和修复作用。全蝎中含卵磷脂是胆碱的供体,可减少和清除血管壁上胆固醇沉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氧供应,活化和再生脑细胞,从而恢复和改善大脑的功能。[5]3.3地龙地龙味咸、性寒,归肝、脾、肺经。作为药用具有清热平肝、定惊、消炎止痛、活血化瘀、通络、平喘、利尿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有解热镇痛、抗栓溶栓、抗肿瘤、平喘止咳、降压等作用,蚯蚓解热碱为酪氨酸的衍生物,具有解热作用;蚯蚓素具有溶血作用,从而调节脑血流,达到镇痛作用。[6]3.4僵蚕僵蚕味咸辛,性平,归肝、肺、胃经,具熄风止痉、活血通络、化痰散结等功效。现代药

7、理研究发现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脂肪、核苷、碱基类、草酸铵、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具抑菌、抗惊厥、抗凝、抑瘤等作用。[7]研究表明僵蚕具有改善脑血流,调节血浆5-羟色氨浓度和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8]3.5地鳖虫地鳖虫,又称地鳖、土鳖虫。性寒味咸,有毒,入心肝脾三经,主理血症,具有散血瘀、消坚结、解凝活血、接骨续筋、消肿止痛、下乳通经等功效,作用力强,走窜穿透力甚,是活血破瘀峻药。[9]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鳖虫具有中枢抑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