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实践与感悟

对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实践与感悟

ID:10123943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1

对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实践与感悟_第1页
对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实践与感悟_第2页
对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实践与感悟_第3页
对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实践与感悟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实践与感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实践与感悟●王万忠众多研究者对“互动”与“有效”已经有了较为权威的意义界定。“互动”,通常意义上是指在一定的具体环境之下,人与人之间针对一定的事件、情景而发生的各种形状、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而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的时空里,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既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包括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的互动。而与教材的互动可以使得师生的思维和情感被激活,会自觉地调动自己的经验,对文本进行补充,使原有的认识更加深刻。所以它是师生、生生互动的前提和基础。(参见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

2、00条建议》P215)“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教学之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互动”有无效益的衡量标准。它考量的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互动”无效益,学生无进步、无收获,即使“互动”得再热热闹闹也是无效互动。而语文学科的“有效”应当是“留下鲜明的形象,留下鲜活的语言,留下至诚的情感,留下至真的感悟”。(钟启泉)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从教20年,上了万余节课,对“有效互动”也有所实践和感悟。一、让教学语言更有内涵教学语言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使用的专业性口语,在语文教学中有举足轻

3、重的地位。语文学科的教学语言,不只以讲清楚内容为最终目的,语文学科的教学语言是学生模仿教师正确表情达意的标尺,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媒介。因此,语文教师尤其要重视语言艺术,惟其如此,方能使师生互动更为有效,使语文课堂摇曳多姿。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具有传神、达情、晓理的作用。富兰克林是美国18世纪杰出的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演说家。他听说有一个叫华德斐尔的牧师很有口才,便带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去听牧师的演讲,并下决心不给他捐钱。但是,他听了演讲以后,竟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把身上的金、银和铜币全部捐出去了。这说明

4、,简单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只有用美好的、动人的语言艺术,才能从心灵深处感染和打动人。在《悲惨世界》中也有这么一段,神甫米里哀先生和拿破仑偶遇,拿破仑看见这位老人用双好奇的眼睛瞧着他,便转过身,突然说道:“瞧着我的那汉子是谁呀?”“陛下,”米里哀先生说,“你瞧一个汉子,我瞧一个天子。彼此都还上算。”拿破仑当晚向红衣主教问明了这位神甫的姓名。不久以后,米里哀先生极其诧异地得到被任为迪涅主教的消息。同样,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效果也直接取决于教者驾驭语言艺术的能力。在上《再别康桥》这一课前,电视台正播放《人间四月天》,受其广告词的启发,我便

5、将导语如此设计:同学们,现在电视台正播放关于徐志摩爱情的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之前,有这么一段广告词“不谈他的诗,不谈他的成就,只谈他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不谈他的成就,不谈他的爱情故事,只谈他的诗——《再别康桥》。学生们在带有浓浓的诗意的导语中走进了徐志摩的心灵世界,整堂课师生都在强烈的好奇和浓厚的兴趣中感悟、探究。4纵览名篇佳句,不论古代作品,还是现代文章,不论是记叙描写,还是抒情议论,都表明作者的情绪和心境:或憎或爱,或褒或贬,或喜或悲,而这些都需要教师以语言为媒介进行渲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熟练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才能启迪

6、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灵魂,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绚丽多彩,进而热爱语文,达到“不需教”的境界。二、让文本解读更带情绪情绪,表达了人与客观事物之间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以及客观事物对个体的多方面意义,由此组成了无法胜数的、多样化的情绪类别。情绪具有两极性,它表现为情绪的肯定和否定的对立性质。如满意和不满意、愉快和悲伤、爱和憎等等。我们常说,人有七情六欲,我们还常说,“人是感情动物”、“不要感情用事”等等,其实,人的各种情绪——从欢喜、愤怒、恐惧等较原始的情感,到爱、恨、痛苦、嫉妒等更多地属于人类文明的情感,本来就深深地左右着

7、我们的生活,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轨迹。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如果能让文章所蕴涵的情绪和自己的情绪有所碰撞,将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情绪融进课文,如果在课前又能引导学生如此碰撞,往往能成就一节令人满意的课。这里的碰撞点也就是教者需要深掘的地方,文章当中的爱恨情仇可以触动教者自身的爱恨情仇,可以以此为契机,深深打动学生的心,从情感教育的高度提升课堂教学层次,增强师生互动的效果。在授课之前,我通常把文章读几遍,划出最能感动自己的地方,如果又联想到别的文章,或语句,或故事,或人物等等,统统有条理的记下来。这里面哪些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哪些是文章

8、教学的重点、难点,这些就是课堂教学需要深掘之处,然后再看一下其它的教学用书中点明需要注意的地方,包括各项目标及重难点,从而设计教学方案。在讲授《再别康桥》时,我做了如下安排:先将课文读了几遍,渐渐地,一股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