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ID:10125015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6-11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1)(测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幼稚(zhì)鲲鹏(kūn)吞噬(shì)媲美(bì)B.挑衅(xìn)迷惘(wǎng)滑稽(jī)苔藓(tái)C.雾霭(aǐ)迁徙(xǐ)蹼鹬(yù)颈雉(zhì)D.惩罚(chéng)秤砣(tuó)哂笑(shěn)诺言(nuò)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任劳任怨缄默胸有成竹B.自不量力雾蔼鼠目寸光C.苍海桑田迁徒相辅相成D.前仆后继箫瑟目空一切3

2、.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4分)A.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B.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4.古诗词填空(4分)(1)亭亭山上松,。(2),天涯若比邻。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敬畏自然》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新的理念: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反映滥用自然资源C.《旅鼠之谜》以北极旅鼠的大量繁殖和怪诞行为给人类提出警告。D.《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E.《喂——出来》

3、以真实的故事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6、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   ,让那安闲的雨丝,   让那多情的雨丝,   让那无声的雨丝,    。①抹去你思维上的俗        ②诉说你心中的爱 ③洗去你心灵上的尘        ④拨动你的心底的弦A、③①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③④②①7、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4分)①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米,陆地已向湖

4、中延伸了10多公里。(    )②我怎么也笑不住,陷入了迷惘的沉思。(    )③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    )④啊,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啦!(    )8、读经典,学语文,首先在于读。你读过《西游记》,一定知道“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请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1)孙悟空为什么要借芭蕉扇?他是向谁借的?(3分)(2)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三调芭蕉扇”的结果写出来。(3分)一调:二调:三调:二、阅读·感悟(40分)(一)阅读文段,完成12—16题。(16分)站在罗布泊边

5、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和生机吗?我问自己。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30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了。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悲剧并没有止住。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9.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6、4分)答:10.请模仿第1段,用下列话题写一段话。(3分)站在长江边上,……。站在长江边上,……。仿写:11.“悲剧”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2.“这出悲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3.为什么说悲剧没有止住?人类应当怎样才能止住或减少这样的悲剧?(3分)答:(二)阅读《撒哈拉的变迁》,完成17—20题。(13分)撒哈拉的变迁“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

7、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大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             。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

8、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本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