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斜弱视近视防治

儿童斜弱视近视防治

ID:10125292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1

儿童斜弱视近视防治_第1页
儿童斜弱视近视防治_第2页
儿童斜弱视近视防治_第3页
儿童斜弱视近视防治_第4页
资源描述:

《儿童斜弱视近视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儿童斜弱视近视防治一、儿童生长发育特点1)、发育早:从母亲怀孕的第一天就开始了眼的生长发育全过程。在母亲妊娠期间(尤其是前三个月),眼睛受伤害的机会多,如母亲患病、营养不良、接触有害射线和有毒物质等,均可影响到胎儿眼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先天性眼病。2)、生长快:0~3岁器官发育最快的时期,,正常的视觉发育主要在出生后近几年形成。一般认为,2岁前为视觉发育的关键期,6岁为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刚出生的婴儿,视力很低,只有光感,半岁儿童视力大约发育到0.2,2岁时视力可达到0.4~0.5,3岁时视力可达到0.6,4岁时视力可达到0.8或更好,一

2、般5~6岁视力即可达到1.0双眼视觉的形成:指外界物体的影像分别落在两眼的视网膜上(主要时黄斑部),神经冲动沿视神经纤维传入大脑,大脑高级中枢将来自两眼的视觉信号进行识别、分析、综合形成一个完整具有立体感的物像。从发生发展到成熟大约5岁左右完成,8岁左右得以巩固。有双眼视觉,人们才能判断自身与客观物体之间的关系,才能确定外界物体距离,深度和凹凸等立体感。因此,正常的视觉除包括单眼视力的正常外,还包括感知形象、颜色、运动,双眼同时视、融合功能和立体觉。各种眼病以及干扰外界光线进入眼球在视网膜上投影的因素都会影像儿童双眼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

3、3)、儿童眼屈光的变化大,人眼不仅是一个生物器官,而且是一个精密的光学器具,屈光作用为其一主要功能,人眼从胚胎到成年期所发生的各种变化中,最主要的是屈光系统的变化。刚出生的婴儿,眼轴较短,平均为17.3mm。呈远视状态。2岁之内眼轴经历一个快速生长期,4~6岁为慢速生长期,屈光逐渐向正视化发展,如发育过早停止,表现为发育不良,则为远视状态,如过度发育,为近视眼。人眼屈光的演变遵循远视→正视→近视的发展,此过程是不可逆的。二、弱视定义: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矫正远视力≤0.8者为弱视。分度:1、轻度弱视:矫正视力

4、0.8~0.62、中度弱视:矫正视力0.5~0.23、重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1分类:1、斜视性弱视:即患者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由于来自斜视眼黄斑中心凹的视觉刺激受到抑制而造成。1)内斜视比外斜视弱视的发生率高。2)恒定性斜视比间歇性斜视的弱视发生率高。3)3岁以前出现的斜视,弱视发生率高,治疗效果差。4)单眼斜视易发生弱视。5)单眼斜视持续间越长,弱视程度越重。2、屈光参差性弱视:即患者双眼的屈光度相差。黄斑主动抑制。球镜≥1.50D,柱镜≥1.0D。多见于远视3、屈光不正性弱视:为双侧性,发生于未戴过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患者,双

5、眼视力相等或接近。远视屈光度≥3.00D,近视≥6.00D,散光≥2.00D4、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幼儿期,由于屈光间质混浊,上睑下垂遮盖瞳孔,引起的功能障碍。黄斑部不能接受正常光刺激产生视觉障碍而使视力下降。5、其他原因:先天性小眼球,眼球震颤等检查:1、视功能检查:1)、视力:主观视力检查:E字视力表,儿童形象视力表等客观视力检查:视觉诱发电位VEP激光干涉视力IVA对比敏感度CS视野2)、屈光检查:检查一定用睫状肌麻痹剂检影法2、注视性质检查:用窥视镜检眼镜,其投入眼内的光斑是以1°、3°、5°视角所构成的同心圆环。治疗:弱视治疗

6、效果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小,疗效约好。与弱视性质、程度、注视性质密切相关。发病早,治疗晚,程度重,旁中心注视者预后差。早期发现,早期治疗。1、屈光矫正的配镜原则1)、内斜视:首次配镜,远视要充分矫正配镜后要定期复查视力每半年至一年重新散瞳验光一次2)、外斜视:学龄前儿童,远视屈光度≤+2.50D则不需配镜,>2.50D时以获得最好矫正视力较低度数,但一般减少量不超过1/3。如屈光不正为近视性,按散瞳验光结果给镜。3)、无斜视:按验光结果每1屈光度减去1/4-1/3,以矫正视力最佳为原则。4)、散光原则不予增减,按实际结果开处方,高度

7、远视散光与近视散光可酌情减量。2、传统遮盖疗法3、压抑疗法4、视刺激疗法5、红色虑光片疗法6、综合疗法7、药物疗法弱视治疗疗效评价标准:无效:视力退步,不变或仅提高1行进步: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基本痊愈:矫正视力提高至≥0.9痊愈:经过3年随访,视力仍保持正常。三、近视眼一、定义二、分类1、按形式:近视眼近视散光近视性屈光参差2、按程度低度中度高度重度儿童少年≤2.00D2.25~4.00D4.25~6.00D>6.00D成年≤3.00D3.25~6.00D6.25~10.00D>10.00D3、按性质①原发性近视眼:先天性近视眼(病

8、理性近视眼、恶性近视眼、遗传性近视眼)后天性近视眼(生理性近视眼、良性近视眼、单纯性近视眼)②症状性近视:假性近视继发性近视并发性近视三、原因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其他因素形成学说:1、调节学说2、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