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儿童并发弱视临床观察

高度近视儿童并发弱视临床观察

ID:31790793

大小:53.8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8

高度近视儿童并发弱视临床观察_第1页
高度近视儿童并发弱视临床观察_第2页
高度近视儿童并发弱视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度近视儿童并发弱视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度近视儿童并发弱视临床观察【摘要】弱视是儿童常见的眼病,儿童眼睛黄斑发育不良导致屈光不正是造成弱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病率高,约3%左右。儿童眼睛处于发育期,是弱视治疗的最佳时期,如不及时治愈,将造成眼睛终生残疾,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治疗对象为2009年1月-6月我科门诊接诊的36例病例高度近视造成的弱视儿童采用屈光矫正和弱视训练结合常规遮盖疗法等治疗方法,取得一定效果。【关键词】高度近视;儿童;弱视【中图分类号IR7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

2、3)03-0491-02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6例儿童为2009年1月〜2009年6月我科门诊接诊的病例,男20例,女16例;双眼28例,单眼8例,共64眼。年龄最大13岁,最小4岁,平均7.2岁。1.2检查方法远视力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近视力检查采用标准近视力表。全部患儿予以阿托品眼药水充分散瞳后,用拓普康电脑验光仪(RM-8000型)、带状光检影镜及NIDEX全自动综合验光(RT-2100型)验光并检查眼位及眼球运动、屈光间质、双眼注视性质、眼位及眼底。散瞳药物选择1%阿托品滴眼液散瞳,每

3、日3次,连续3天,第4天进行屈光检查,3周后复诊根据检查结果配镜,待瞳孔散大睫状肌充分麻痹后予以屈光检查,次日复查根据检查结果配镜。1.3诊断标准:诊断标准是根据1996年4月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工作会议通过的弱视定义: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W0.8且不能矫正者列为弱视。①轻度弱视:矫正视力0.8—0.6的92只眼;②中度弱视:矫正视力0.5—0.2的63只眼;③重度弱视:矫正视力岌0.1的27只眼。1.4治疗所有患儿均检查视力,并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采用

4、屈光矫正和弱视训练(如:弱视训练仪、穿串珠、描画等精细目力训练)结合遮盖或交替遮盖疗法,精细眼力作业训练;根据情况进行多功能弱视矫治协调器治疗。1个疗程为20天,每个疗程均复查矫正远视力1次。3〜6个月后散瞳验光1次,及时调整镜片度数。疗程6个月〜3年不等。1.5评价标准疗效评定依照1987年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所定标准评估。弱视评价标准[1]:矫正视力达0.6〜0.8为轻度弱视;0.2〜0.5为中度弱视;W0.1为重度弱视。疗效标准采用全国儿童斜视弱视防治学组规定的标准[2]来评价。无效:视力退步

5、、不变或仅提高1行者;进步:视力增加2行或2行以上者;基本痊愈:视力恢复到0.9或以上者;痊愈:经过3年随访,视力保持正常者。2结果(1)36例儿童中以单纯近视(占48.2%)和复性近视散光(占40.8%)多见,单纯近视散光较少(占11.0%)o36例儿童年龄分布情况及患眼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