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中专考试卷子

中医基础中专考试卷子

ID:10126672

大小:6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6-11

中医基础中专考试卷子_第1页
中医基础中专考试卷子_第2页
中医基础中专考试卷子_第3页
中医基础中专考试卷子_第4页
中医基础中专考试卷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中专考试卷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考试科目:中医学基础一、最佳选择题1.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A)A.整体观念B.恒动观念C.同病异治D.异病同治E.辨证论治2.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C)A.水痘B.麻疹C.风寒犯肺D.头痛E.恶寒3.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E)A.事物的对立B.实物的对立统一C.事物的一分为二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4.在医学领域中,下列属阳的功能是(E)A.滋润B.抑制C.凝聚D.收敛E.推动5.《内经》认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体现出阴阳的(B)A.相关性B.普遍性C.可分性D.转化性E.规定性6.“寒者热之”的治病方法是阴阳哪种关系

2、的具体应用(A)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D.相互转化E.相互交感7.六淫中易侵犯人体上部和肌腠的外邪是(A)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E.暑邪8.在药物的五位中,属阴的事(BCD)A.甘B.咸C.酸D.苦E.辛9.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AC)A.补其不足B.实者泻之C.虚则补之D.损者益之E.损其有余10.“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是(C)A.木梳土B.木克土C.木乘土D.木侮土E.土侮木11.属于“子病犯母”的是(D)A.肝病及心B.脾病及肾C.脾病及肺D.肝病及肾E.肺病及肾12.下列属于五行中“金”的是(E)A.脉B.筋C

3、.肉D.骨E.皮13.“泻南补北”法适用于(C)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B.心阴虚二辛阳亢C.肾阴虚而心火旺D.肾阴虚而肝阳上亢E.肾阳虚而心火旺14.六淫中,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B)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15.下列属于相侮传变规律的是(B)A.心病及脾B.脾病及肝C.脾病及心D.脾病及肾E.肾病及肺16.下列属于金行的是(BCD)A.爪、筋、皮、肉、口B.鼻、皮、毛、收、悲C.皮、鼻、口、胃、长D.毛、辛、白、大肠、悲E.秋、西、咳、燥、收17.在六淫中,最易伤肺的邪气是(E)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18.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人体的(A)A

4、.津液B.气C.血D.精E.神19.具有“藏而不泻”特点的是(AC)A.五脏B.六腑C.奇恒之腑D.五体E.五液20.五脏六腑之大主是指(C)A.肾B.肝C.心D.脾E.肺21.肺主气功能的核心是(B)A.主气的生成B.主呼吸C.调节气机D.主宣发E.主肃降22.肺进行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础是(A)A.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B.肺主呼吸之气C.肺主管气的生成D.肺主调节全身气机E.肺主治节23.肺“通调水道”主要依赖于(E)A.肺主一身之气B.肺朝百脉C.肺司呼吸D.肺主肃降E.肺主宣发和肃降24.下列不属于肺气肃降运动体现的是(C)A.吸入自然界的精气B.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

5、布散C.排出体内浊气D.清除肺和呼吸道异物E.助大肠传导糟粨25.脾主运化是指脾能够(E)A.运化水液B.运化水谷C.化生血液D.化生气血E.运化水谷和水液26.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A)A.脾为生水谷精微B.脾主升清C.脾主统血D.脾为后天之本E.人以水谷为本27.具有化湿而恶湿特点的内脏是(B)A.肺B.脾C.肾D.肝E.心28.“生痰之源”是指(A)A.肺B.心C.肝D.脾E.肾29.脾统血的机制主要是(B)A.脾阳的温煦作用B.脾气的固摄作用C.脾的升清作用D.脾气的升举作用E.脾气的气化作用30.脾其华在(A)A.唇B.口C.面D.爪E.肉31.协

6、助脾升胃降的脏为(B)A.心B.肝C.脾D.肺E.肾32.《素问·五脏生成》认为“人静则血归于”(C)A.心B.脾C.肝D.肺E.肾33.“筋之余”是指(E)A.齿B.发C.骨D.肝E.爪34.“罢极之本”是(D)A.心B.发C.脾D.肝E.肾35.肝主疏泄和藏血的关系,常表述为(A)A.肝体阴而用阳B.肝为刚脏C.肝体常不足D.肝用常不余E.肝为将军之官36.肾所藏之精是(C)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先后天之精D.脏腑之精E.生殖之精37.下列属于湿邪性质的是(B)A.凝滞B.黏滞C.涩滞D.瘀滞E.动血38.天癸的产生主要取决于(B)A.肝血的充足B.肾中精气的

7、充盛C.脾气的健运D.肾阴的滋润E.肾阳的蒸化39.五脏六腑阴阳的根本在于(E)A.心B.肺C.脾D.肝E.肾40.肾在呼吸运动中的作用是(B)A.吸气B.纳气C.呼气D.藏气E.行气41.“血之余”是指(D)A.髓B.齿C.爪D.发E.筋42.胃的生理特性是(C)A.喜燥恶湿主升B.喜燥恶湿主降C.喜润恶燥主降D.喜润恶燥主升E.喜湿恶燥主升43.“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治法的依据是(B)A.脾主运化水液B.小肠泌别清浊C.肾主二便D.膀胱贮尿排尿E.肺主通调水道44.大肠的传导作用是何种功能的延续(A)A.胃气降浊B.小肠泌别清浊C.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