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配“时方”运用经验

经方”配“时方”运用经验

ID:10131376

大小:32.3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6-11

经方”配“时方”运用经验_第1页
经方”配“时方”运用经验_第2页
经方”配“时方”运用经验_第3页
经方”配“时方”运用经验_第4页
经方”配“时方”运用经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方”配“时方”运用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青龙汤加减配观音应梦散治疗感冒久咳不愈彭坚感冒咳嗽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中医责之于感受外来之邪,在治法上首先要宣肺解表,或疏散风寒或疏散风热,兼以化痰、化饮、清肺利咽等,例如用参苏饮、通宣理肺丸、桑菊饮等方。因为不属于炎症,故在病毒感染的初期不宜使用抗生素,也不宜使用收敛止咳之品,一旦使用这两类药,往往正气被抑郁、邪气留滞于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对于滥用抗生素或其他误治所导致的久咳不愈,我常用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观音应梦散,有很好的疗效。小青龙汤加减方:  麻黄10克  桂枝10克  细辛5克  干姜10克  半夏15克  白芍10克  五味子5克  炙甘草10克  

2、杏仁10克  地龙30克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方,方中以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半夏燥湿化痰,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炙甘草益气和营,合而成为解表化饮,止咳平喘之剂。  本方适合的病机是肺有寒饮。凡素来阳虚,内有痰饮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感受风寒后急性发作,咳嗽气喘加重,但尚未化热,无论有无恶寒发热,无论有汗无汗,但见咳嗽、气喘而形寒怕冷,唾痰色白清稀有泡沫,咽喉不红,舌胖淡,苔薄白者,皆可运用。小青龙汤堪称治疗内有水饮的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属于寒证者最有效的处方。使用本方,辨证关键,是咳痰清稀,如泡沫状,咽喉不红,这是“肺有寒饮”最重要

3、的体征。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目前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严重,不少患者,尤其是小孩,在感冒初期,即用抗生素压制,炎症虽暂时被控制住了,咳嗽、气喘仍然迁延不止,变成慢性支气管炎或喘息型咳嗽,一般的止咳药罔效。如见咳痰清稀,或干咳无痰,咽中搔痒,咽喉不红,舌淡口不渴者,多是寒邪闭塞于内,不论时日多久,仍须用小青龙汤大力宣发。  加减法:我常于方中加杏仁、地龙,因为咳喘的病机,本来就是气逆于上,而小青龙汤具有宣散之力,会进一步导致气机上逆,如加杏仁、地龙以降气、止咳、平喘,则使得肺气的升降机制,能得到更好的调节。何况借杏仁、地龙的柔韧,可制约麻桂的刚烈;麻黄虽升压,地龙可降压

4、,如果患者血压高,大便不稀,地龙可以加到50克,即使心率不齐,或心动过速,不必忌麻黄,加大量苍术即可,即使血压高,也不必忌麻黄,加大量地龙即可,根据一些老中医的经验,麻黄与苍术或地龙的剂量之比可为一比五,即用10克麻黄,则配50克苍术或50克地龙,只是有严重的心脏病时,麻黄须慎用,可以去原方中的麻黄,加附子10克,但出现房颤或高血压危象时,麻黄断不可用。药书虽说附子畏半夏,但经过我多次临床使用,并无任何副作用。本方经过加味之后,多年来,我在临床使用的效果颇佳。如果患者原本属于“火体”,或感受风热之邪,出现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用大量抗生素之后,咽喉不红不痛,痰黄

5、转为清稀,久咳不愈,加桑皮10克、地骨皮10克,以防止肺中伏火被温药诱发。  然而,反复感冒,咳嗽久而不愈,往往是因为元气受伤,不能恢复,寒热夹杂所致,有时小青龙汤不能胜任,伯父曾传给我一首民间验方,用于咳嗽“收尾”。伯父经常提到治病之难,一难于“转方”,二难于“收尾”。收尾难,又莫过于感冒咳嗽。感冒咳嗽虽称之为“小病”,但治疗不当,可以迁延日久,即使治疗得当,有时也易留有一点尾巴,患者每天偶尔咳几声,别无不适,然而一旦受一点风寒,咳嗽又起,老人小孩尤其如此,患者大都不愿再吃药,惟“观音应梦散”颇受欢迎,因为本方乃药食两用之品,口感甚佳,患者乐于接受。用于外感咳嗽

6、后期,迟迟不愈,干咳无痰或少痰,倦怠少气,扶正祛邪两难者,每每有效。其方为:  党参50克(或西洋参15克)生姜100克蜂蜜100克  方中以生姜散寒止咳,蜂蜜润燥止咳,党参益气补虚。生姜得蜂蜜之润,则温而不燥,蜂蜜得生姜之温,则润而不涩,党参得生姜之温散、蜂蜜之甘润,则补虚而不留邪,益气而不伤阴,对于反复感冒咳嗽,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者,十分贴切。    加减法:痰多胸闷加金橘饼顺气化痰,咳嗽微喘加核桃肉补肾纳气,大便秘结加玉竹润肺止咳通便。  验案举隅:刘某,男,60岁,2007年11月初诊。患者反复感冒咳嗽三个月,初期疏于治疗,到严重时又杂乱服药,服过各种抗生

7、素、止咳糖浆之类,时好时坏,未曾歇止,最近几天,咳至通宵不眠,一阵阵畏寒,咽喉突发奇痒时,即气促咳嗽,牵引到胸背疼痛,干咳无痰,偶尔咳出少量清稀泡沫,咽喉不红不痛,饮食尚可,大便干结,小便清长,舌淡,脉缓,工作压力大,精神极度疲乏。处方:  麻黄10克  桂枝10克  炙甘草10克  细辛5克  干姜10克  半夏10克  白芍10克  五味子10克  牛子10克  射干10克  五剂  二诊:服上方五剂后,阵阵畏寒消失,咳嗽、咽痒、胸背疼痛均减轻,遂停药,一周后,又咳嗽,证候同前。经透视、拍片和CT检查,左肺下部有感染。医院CT室主任认为,可以排除肺部肿瘤和其他

8、原因,仍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