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先秦秦汉史试题库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先秦秦汉史试题库参考答案

ID:1013543

大小:251.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11-06

西南大学先秦秦汉史试题库参考答案_第1页
西南大学先秦秦汉史试题库参考答案_第2页
西南大学先秦秦汉史试题库参考答案_第3页
西南大学先秦秦汉史试题库参考答案_第4页
西南大学先秦秦汉史试题库参考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先秦秦汉史试题库参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文化学院2008级历史学历史学专业课试题库参考答案先秦秦汉史一、名词解释1、北京人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中国猿人,北京直立人。生活在距今约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因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而得名。北京人的体质已经具备了人的性质,但又保留某些猿的特征,故称“猿人”。他们以狩猎为生,群居洞穴,使用粗糙的石器和骨器,并已开始使用天然火,且有简单的语言。2、山顶洞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属于晚期智人,是蒙古人种的祖先。生活在距今约1.8万年前,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因发现于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山顶洞人的形态与现代人十分相似,他们制作的骨器十分精巧,且出现了装饰

2、品和墓葬,这说明山顶洞人已经具有审美观念和宗教信仰。3、原始群原始社会的最初阶段。由于生产工具是极为简陋的打制石器,很难获得必要的食物,所处环境十分恶劣。在这种情况下,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生存的。为了生存,原始人类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过着群居生活。他们共同劳动,共同享有劳动得来的食物,这种既没有婚姻规则,也没有社会组织的人类群体就叫做原始群。4、半坡类型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前期仰韶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因以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为代表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为中心,东起太行山西侧及郑州附近,西至陇东,南道武当山北侧,北达河套平原及熊耳山一带。半坡类型使母系氏族公社制度得到了充

3、分发展。5、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属于母系氏族公社制度繁荣的文化。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骨器也相当精致,还有较发达的农业。红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是仰韶文化的最明显特征,所以也称之为“彩陶文化”。6、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龙山文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出现了城堡,到晚期又出现了铜器。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具为主,并已出现了石镰。陶器多灰陶、黑陶、红陶和白陶。黑陶是最早发现的龙山文化的典型陶器,所以龙山文化又有“黑陶文化”之称。7、炎帝又称赤帝,上古帝王之一,姜姓,传说为少典之子,其德火纪

4、,以水名官,故称炎帝,是古代黄河上游部落首领。曾经与黄帝战于板泉,被打败后炎帝部落融入到黄帝部落中,炎帝与黄帝被共尊为华夏族祖先。炎帝对中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又称神农氏。8、黄帝传说为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五帝之首。姬姓,号轩辕氏或有熊氏。黄帝为少典之子,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黄帝时期,各部落互相侵扰。黄帝用武力统一各部落。在板泉战胜炎帝,又在涿鹿之战中擒杀九黎族首领蚩尤。所以黄帝成为了华夏各个部落的联盟领袖。9、东夷中国古代,尤其是商周时期对东部部族的称呼。第18页历史文化学院2008级历史学随着商代的东夷与华夏族的融合,东夷后来改为对东部外族的泛

5、称,并非单指某一族群。其认定范围也在不断的变化,从黄帝时期的山东到河南一带,到秦汉时期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10、涿鹿之战传说距今4600余年前,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与东夷首领蚩尤在涿鹿进行了的一次艰苦激烈的大战。这是远古时期的一次大规模战争。其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用于放牧和农耕的中原地带,对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涿鹿之战的结果有力的奠定了华夏族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融合了各民族部落,黄帝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11、大同之世语出儒家经典《礼记·礼运》,指夏代建立以前即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出现前的原始时代,作为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认识,它已把握了原

6、始时代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本质特点,作为对人类社会未来的愿望,它提出了崇高而美好目标。但真正的大同之世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代才会出现。12、少康中兴少康中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中兴的时代。少康是夏代第六代君主,其祖父太康在位时贪图逸乐,被东方有穷氏寒促所取代,史称“太康失国”。后来少康凭借方30里之地、500人同寒促斗争,最终消灭了寒促,恢复了夏朝,史称“少康中兴”。13、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是跨越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文化,因河南的二里头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的郑州附近和伊河、洛河等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河流域一带。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还发现了大型

7、宫殿基址。其是否出现文字尚未完全肯定,但已有青铜器出现,属于早期的青铜文化。14、盘庚迁殷商朝自中期以来,王室内部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前后经历了五代九王,史称“九代之乱”。在此期间商朝多次迁都,盘庚继位以后政局混乱,阶级矛盾尖锐,他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再次迁都。但贵族平民都反对迁都,盘庚一面劝说贵族,一面恐吓平民,强行把都城迁到殷。迁殷后“行汤之政”,政局才稳定下来,商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也随之发展。从此直到商亡再未迁都。15、周公东征周武王在灭商两年后死去,天下闻而叛周。周公为了挽救危机,一面立武王之子诵为成王,一面亲自摄政。这引起了王室内部的权力斗争。管叔、蔡叔

8、勾结纣王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