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册期中模块考试试题2

高二语文下册期中模块考试试题2

ID:10137205

大小:129.6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6-11

高二语文下册期中模块考试试题2_第1页
高二语文下册期中模块考试试题2_第2页
高二语文下册期中模块考试试题2_第3页
高二语文下册期中模块考试试题2_第4页
高二语文下册期中模块考试试题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下册期中模块考试试题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仑中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4.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如果在梦中上帝使用的是一种普通的语言,那我就可以解释给你听;但如果上帝使用的是一种灵魂的语言,那就只有你自己能够理解了。B.作者给这本传记冠以《回到种子》这样的书名是颇有深意的(中译为《追根溯源》)。C.美国近年来不断崭露头角的新作家们成为举世瞩目、激动人心的标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无不反映哺育他们成长的美国文化。D.可见人物的内心世界,不是封闭的,情感、情绪、念头等,最终都要流露出来。“眼睛是心灵的窗

2、户”“言为心声”,说的都是这个道理。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社会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的气质、修养、风度,正如一个平民难以用贵族的腔调说话一样,一个豪门闺秀也难以说出一个采桑村女的话来,在社会环境的耳濡目染里,人在不断地被社会环境改造着。B.俗话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然而故步自封可以使天才变成蠢才。C.电视连续剧《潜伏》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D.新造的大楼美轮美奂,成为这个地区的标志性建筑,过往的行人无不点头称赞。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

3、项是(  )A.在他看来,人生不过是一场噩梦,而悲剧的目的是为了再现“巨大的不幸”,表现“难以言表的痛苦、人类的不幸、罪恶的胜利”。B.文学作品的出版究竟应当起到给广大读者以启迪作用,使其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还是仅为了满足他们现时的需要,最终仍使他们的审美趣味停留在原有的水平?C.武者小路实笃在《白桦运动》一文中提出:“白桦运动是尊重自然的意志和人类的意志,探索个人应该怎样生活。”D.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不仅描写了作家从生活底层攀上文化高峰、走向革命道路,同时也反映了俄国的一代劳动者在黑暗中寻找真理、追求光明的艰难曲折历程

4、,可以堪称是高尔基最优秀的小说。7.下面各句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识流小说是初在欧美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创作上侧重于描写人物意识流动,揭示人类精神存在。意识流代表作家与作品有爱尔兰乔依斯的《尤里西斯》,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美国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英国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等。B.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被尊称为西方现代小说的开创者,他的故事从总体上说是荒诞的、夸张变形的,但有相当多的细节描写又是非常现实主义的。他的代表作有《城堡》、《美国》、《变形记》等。C.伯尔,是与军国主义格格不入的一位作家

5、,被誉为当代德国的歌德。他是战后德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我们曾经读过他的作品《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次选入课本的是他的另一篇小说《在桥边》。D.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作家是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三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他和印度杰出的诗人泰戈尔一样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____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

6、___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②少读如果彻底。③多读而不求甚解。④少读而不求甚解。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二.阅读题(共48分)(一)(12分)一壶先生传戴名世一壶先生者,不知其姓名,亦不知何许人。衣破衣,戴角巾,佯狂自放。尝往来登、莱之间,爱劳山山水,辄居数载,去,久之复来,其

7、踪迹皆不可得而知也。好饮酒,每行,以酒一壶自随,故人称之曰“一壶先生”。知之者饮以酒,即留宿其家。间一读书,嘘欷流涕而罢,往往不能竟读也。与即墨黄生,莱阳李生者善,两生知其非常人,皆敬事之。或就先生宿,或延先生至其家,然先生对此两生每瞠目无语,辄曰:“行酒来!余为生痛饮。”两生度其胸中有不平之思,而自放于酒,尝从容叩之,不答。一日,李生乘马山行,望见桃华数十株盛开,临深溪,一人独坐树下。心度之,曰:其一壶先生乎!比至,果先生也,方提壶饮酒。下马与先生同饮,醉而别去。先生踪迹既无定,或留久之乃去,去不知所之;已而又来。康熙二

8、十一年,去即墨久矣,忽又来,居一僧舍。其素所与往来者视之,见其容貌憔悴,神气惝怳①,问其所自来,不答。每夜,即放声哭,哭竟夜。阅数日,竟自缢也。赞曰:一壶先生其补锅匠、云庵和尚之流亚欤?吾闻其虽行遁,而酒酣大呼,俯仰天地,其气犹壮也。久之,忽悲愤死,其故何哉?李生曰:“先生卒时,年已垂七十。”注①惝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