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第二快速通道金马河飞燕式拱桥设计

崇州第二快速通道金马河飞燕式拱桥设计

ID:10144464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6-11

崇州第二快速通道金马河飞燕式拱桥设计_第1页
崇州第二快速通道金马河飞燕式拱桥设计_第2页
崇州第二快速通道金马河飞燕式拱桥设计_第3页
崇州第二快速通道金马河飞燕式拱桥设计_第4页
崇州第二快速通道金马河飞燕式拱桥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崇州第二快速通道金马河飞燕式拱桥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崇州第二快速通道金马河飞燕式拱桥设计  摘要:崇州第二快速通道金马河大桥主桥为(36+138+36)米飞燕式拱桥。简要介绍该桥的建设条件,结构形式及关键构造设计,对于同类桥梁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飞燕式拱桥;主拱肋;边拱肋;钢管混凝土;矢跨比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A一、工程概况金马河大桥工程是光华大道西延线的控制性工程,上跨金马河,主桥为跨径布置36m+138m+36m的中承式飞燕式系杆拱桥。光华大道延伸线(崇州第二快速通道)是成都市市委、市政府2007年”惠民行动”中的五条主要道路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建成后将是崇州市与成都市区的主要通道之一,有利于改善和优化

2、成都西部片区交通网络结构,对缩短成都市区与崇州市的距离,促进金马河整体开发利用和沿线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二、设计依据1、设计所依据的规范现行国家规范。2、主要技术标准7⑴设计荷载:公路-Ⅰ级,同时满足城市-A级;人群:3.5KN/m2。⑵设计安全等级: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1。⑶桥面宽:0.3m(人行道栏杆)+2.05m(人行道)+0.15m(人行道栏杆)+2.2m(槽形梁)+0.5m(防撞墙)+24.5m(行车道)+0.5m(防撞墙)+2.2m(槽形梁)+0.15m(人行道栏杆)+2.05m(人行道)+0.3m(人行道栏杆)。⑷桥面横坡:1.5%双向坡。⑸坐标及高程系

3、统:本桥坐标为温江坐标系,高程为温江高程。⑹环境类别:Ⅰ类。⑺通航标准:桥下不通航。⑻设计洪水频率:1/100。⑼地震动峰加速度值: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三、桥梁设计1、总体设计金马河大桥主桥为跨径36m+138m+36m中承式飞燕式系杆拱桥。2、主拱肋7本桥主拱肋为中承式钢管砼拱肋,横桥向位于行车道与人行道之间。每侧拱肋由两片构成,两片间以缀板砼相连于上、下弦杆处。桥面以上部分为桁架结构,桥面以下部分为实腹板哑铃形结构。拱肋高3.5m,宽2.2m。上、下弦杆为φ850×16mm的钢管,内灌C50砼;腹杆为φ400×10mm钢管;桥面以下腹板为缀板砼。主拱

4、肋净跨径130m,净矢高37.143m,净矢跨比1/3.5。拱轴线为悬链线,拱轴系数为1.4,预拱度在拱顶取值△f=0.13m,设预拱度后的拱轴线仍为悬链线,其拱轴线系数m=1.37。主拱肋设置两道横向风撑,型式为K字撑,钢管桁架结构,设置于拱顶两侧12m处,以保拱肋合拢后施工阶段与证营运阶段的稳定安全。3、边拱肋及拱上建筑边拱肋净跨径32m,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边跨拱肋为箱形砼拱肋,横桥向位置与主拱肋相同。拱肋高3.5m,宽2.2m。顶、底板厚75cm,腹板厚70cm。为利美观,拱侧侧面设厚5cm的凹槽。边拱肋采用C40砼。为了防止边拱肋端部支座处出现负反力,边拱肋端部设置强

5、劲的现浇实心端横梁,端横梁采用C40砼现浇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边拱肋与桥面系交接处设置了2根肋间横梁,肋间横梁采用钢横梁与边拱肋预埋牛腿固接。在边拱肋跨中设置了一道I字撑,为钢管桁架结构。4、吊杆与拱上立柱7本桥吊杆间距6m,吊杆采用Ф7镀锌高强平行钢丝,标准强度fpk=1670MPa,设计荷载2195KN。桥道横梁附近的三根短吊杆采用PES(FD)7-139丝,安全系数4.07,锚具采用LZM(K)7-139Ⅲ型吊杆锚具;其余吊杆采用PES(FD)7-91丝,安全系数2.67,锚具采用LZM(K)7-91Ⅰ型吊杆锚具。为便于今后换索,设计时将锚头外露,加防护罩保护。有关吊

6、杆制作技术及参数应严格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斜拉桥热挤聚乙烯高强钢丝拉索技术条件》GB/T18365-2001。吊杆露出桥面以上2.5m范围内,用外套不锈钢管防护,为保证行车安全,可在上面设反光标志。拱上立柱均采用φ900×16mm钢管砼,内灌C50砼5、水平系杆系杆采用高强低松驰钢绞线成品拉索(外包PE防护套)置于砼槽型梁内,通过钢保护箱穿过主拱肋并锚于边跨端部,每片拱肋下布置6束,规格为15-37型,钢绞线标准强度为fpk=1860Mpa。为了便于后期换索,每片拱肋还预留2索备用索孔道,系杆横桥向位置与拱肋相同。6、桥面系7桥面系由横梁、小T梁、槽形梁、人行道梁

7、(板)及桥面现浇层组成,桥面纵向跨径除第7、8、27、28跨为7.5m,其余跨径均为6m。每两根横梁间设20片小T梁,2片槽形梁,2片人行道梁。吊杆横梁通过吊杆与主拱连接,立柱横梁则通过立柱与主拱肋或边拱肋连接,而主拱桥道横梁却将主拱肋很好的连接在一起。小T梁、槽形梁、人行道梁(板)和吊杆横梁、通过它们之间的纵、横向湿接缝及桥面10cm后的后浇层而成一整体,在主拱肋范围内是通过桥道横梁的支座支承和各吊杆的弹性吊点,形成一悬浮体系。而在桥道横梁到边拱肋间是通过钢横梁上的支座支承形成一伸缩体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