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ti―co―β沸石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新型ti―co―β沸石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ID:10144670

大小:3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6-11

新型ti―co―β沸石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的研究_第1页
新型ti―co―β沸石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的研究_第2页
新型ti―co―β沸石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的研究_第3页
新型ti―co―β沸石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的研究_第4页
新型ti―co―β沸石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型ti―co―β沸石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型Ti―Co―β沸石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的研究摘要分别以白炭黑为硅源,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硫酸钛为钛源,氯化钴为钴源,氟化铵为矿化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在SiO2-CoO-TiO2-(TEA)2O-H2O-NH4F体系中合成了Ti-Co-β沸石,运用XRD、IR和SEM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影响Ti-Co-β沸石合成的因素.结果表明,按化学组成(物质的量的比)SiO2∶CoO∶TiO2∶(TEA)2O∶H2O∶NH4F=60∶(0.5~3.0)∶(0.5~3.0)∶(16~18)∶(500~650)∶(30~40)配制初始反应混合

2、物,可制备出结晶良好的Ti-Co-β沸石,合成的样品具有BEA拓扑结构,Ti和Co两种原子进入了沸石骨架.在以H2O2为氧化剂的氧化苯乙烯的反应中,考察了Ti-Co-β沸石的催化氧化性能,苯乙烯的转化率和苯甲醛的选择性分别可达71.3%和93.4%.关键词Ti-Co-β沸石;水热合成;苯乙烯;氧化中图分类号O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37(2014)02-0040-078β沸石由于其具有独特的12元环三维孔道结构[1-3]、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高以及抗酸性强等诸多优点,在石油化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13].诸多研究表明,在β沸

3、石骨架中引入具有变价特征的过渡金属离子,可以使其表现出更加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独特的催化特性,但沸石分子筛做催化剂时,其催化活性取决于沸石分子筛骨架中的活性成分的含量,如JingHe[14]在使用钛硅分子筛时发现,分子筛骨架钛的含量越高,催化活性越高,Millini等[15]的研究结果表明,骨架钛的最高含量约为2.5%,多余的钛则以非骨架锐钛矿形式存在于分子筛的孔道中,而锐钛矿的存在会对一些催化反应不利.因此,要增加杂原子沸石的活性位,增强催化活性,提高催化效率,必须有针对性地引入多种活性成分,在单一成分引入量受限制的情况下,多种成分的组合,

4、可以使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总量增加.同时,利用不同金属离子的半径和所带电荷不同,当它们进入沸石骨架后,可使沸石呈现不同的酸性,例如钛硅沸石呈中性,而硅铝沸石呈酸性,只要合理组合两种活性组分的比例,便可控制沸石一定的酸性,从而满足一定催化反应的需要.基于上述原因,在本文中作者将Ti和Co两种杂原子同时引入β沸石骨架中,合成了新型双杂原子Ti-Co-β沸石,对样品的组成进行了表征,以H2O2氧化苯乙烯为探针反应,初步考察了Ti-Co-β沸石的催化性能.1实验部分1.1试剂8白炭黑(二氧化硅,工业级,含量99.9%,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四乙基氢氧化铵

5、(工业级,含TEAOH质量分数21%,杭州沿山化工有限公司),硫酸钛(A.R.,含量不少于98.0%,北京房山陶瓷绘料厂),氯化钴(CoC12・6H2O,A.R.,北京红星化工厂),氟化铵(C.P.,上海中西化工厂),苯乙烯(C.R.,含量99.9%,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过氧化氢(A.R.,30%,湖南师大化学实业发展公司),丙酮(A.R.,湖南师大化学实业发展公司).1.2仪器及测试条件Y-2000型X射线衍射仪(丹东奥龙射线仪器有限公司),衍射仪工作条件:管电压30kV,管电流20mA,采用CuKα辐射,λ=0.15418nm,镍滤

6、波,正比计数管探测器,双轴联动,连续扫描,扫描范围2θ:4°~40°,扫描速度0.25°min-1;NICOLET-Avatar370型红外光谱仪(美国),KBr压片;JEOL-JSM-6700F场发射扫描电镜(日本),工作电压:5kV;安捷伦6890N型气相色谱仪(美国),分析条件:毛细管色谱柱AT.XE-60(0~32mm×0.5μm×30m),柱温120℃,汽化室温度250℃,FID检测器250℃,进样量0.25μL,分流比1∶50,载气为N2,载气流速40mL・min-1.1.3Ti-Co-β沸石的合成8采用水热法合成双杂原子Ti-Co

7、-β沸石,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配比为:n(SiO2)∶n(TiO2)∶n(CoO)∶n[(TEA)2O]∶n(H2O)∶n(NH4F)=60∶(0.5~3.0)∶(0.5~3.0)∶(16~18)∶(500~650)∶(30~40),将计量的TiSO4和CoC12・6H2O加入去离子水中,使其溶解,加入TEAOH,搅拌2h,再在强力搅拌下缓慢加入白炭黑,继续搅拌2h,加入氟化铵,再强力搅拌2~3h,把得到的均匀溶胶转入聚四氟乙烯衬里的不锈钢高压釜中,在140℃下晶化12d,取出反应釜,冷却至室温,用高速离心机分离结晶产物,充分洗涤,直至洗出液接近

8、中性,再将产物用1mol・L-1NH4Cl溶液浸泡2h,搅拌,净置澄清后倾去上层清液,重复处理一次,过滤并洗涤,将产物于100℃干燥4h,得到双杂原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