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环境下大学第二外语教学模式探析

多模态环境下大学第二外语教学模式探析

ID:10146953

大小:3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6-11

多模态环境下大学第二外语教学模式探析_第1页
多模态环境下大学第二外语教学模式探析_第2页
多模态环境下大学第二外语教学模式探析_第3页
多模态环境下大学第二外语教学模式探析_第4页
多模态环境下大学第二外语教学模式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模态环境下大学第二外语教学模式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多模态环境下大学第二外语教学模式探析【摘要】本文以多模态外语教学相关研究为基础,结合大学第二外语课程特殊性,分析了多模态环境下大学第二外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学习动机理论,以制定多模态背景下大学第二外语课程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方法,进行模态选择为主线,是构建和完善多模态环境下大学第二外语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关键词】多模态;第二外语;教学模式8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思想革新、科技创新带来的跨越式发展不断改变着人类生活固有模式,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多模态话语时代。“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

2、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张德禄,2009)。由于当今社会人们交际活动已不再是以单一媒介手段为中介的社会行为,而是同时利用多种媒介进行的社会活动。“多媒体化(multimediality)体现社会实践的常态,而多模态化(multimodality)也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系统的固有特性”(李战子,陆丹云,2012)。本文将结合大学第二外语课程特殊性,分析多模态环境下大学第二外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方法,进行模态选择,探索构建和完善多模态环境下大学第二外语

3、教学模式。1理论基础1.1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首先需要区分“多媒体”和“多模态”两个基本概念。根据顾曰国(2007)的研究,将媒介区分为物理媒介(“转载内容或信息的物理介质”)和逻辑媒介(“在物理媒介上装载内容或信息的编码手段”),再以逻辑媒介来界定多媒体材料。单逻辑媒介的被称为单媒体,多逻辑媒介的被称为多媒体。例如,磁带、光盘、硬盘、纸张等属于物理媒介,而文字、音频流、图像、视频流等属于逻辑媒介。因此,仅印有文字的纸质材料被称为单媒体材料,而不仅印有文字、还印有图像、配备录有音频和视频光盘的教材则被称为多媒体材料。“模态”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等

4、)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因此,利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方式被称作单模态,而利用多个感官进行互动的方式被称作多模态。可见,多媒体和多模态之间的区别在于:多媒体强调意义构建中媒介的客观性,多模态则强调意义构建中感官调动的主观性。8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将语言和语言外的多种表义资源纳入研究范畴。“在多模态话语中,多种媒体同时参与到一个交际事件中,通过多种模态同时刺激听话者的感官,提高交际的有效性”(张德禄,2009)。外语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语言、动作、声音、图像、空间布局、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各

5、种符号资源,贯穿听觉、视觉、触觉甚至嗅觉等多种感觉,具有极强的多模态性。如,可用PPT显示单词“Bonjour”,同时朗读这个单词或用音频播放,还可以在PPT附上两人用这个单词打招呼的图片,或者播放一段简短的打招呼视频资料。1.2学习动机理论Deci和Ryan(1985)所建立的动机理论将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学习者产生学习动力的内部因素)和外在动机(学习者产生学习动力的外部诱因),前者包括好奇心、成就感、表现欲、求知欲等,后者则包括鼓励、表扬、高分数、奖学金等。我国学者基于学习动机理论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学者们都普遍认为内在动机的作用要优于外在动

6、机,尤其是学习兴趣使得内在动机的效果持久。2现状与问题820世纪90年代起,多媒体技术支持下外语教学方法改革相关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而如今,随着多模态话语时代到来,交流强调从人类本身出发,更加注重人类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方式调用。此种背景下,多模态理论与外语教学模式结合的相关研究已逐渐成为热点,但绝大多数都指向英语教学,罕见针对大学第二外语课程的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大学第二外语课程包括英语专业本科及研究生第二外语必修课程和非英语专业公共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属于初级课程,课堂由学生选课随机构成。绝大多数学生无该语言基础,对该课程不了解,一时兴起选择了该课程,学

7、习兴趣却难以保持。此外,二外教师普遍存在课时量不足的工作压力,为赢得学生喜欢和好评,开出更多课堂完成教学任务,部分教师忽略教学内容、盲目使用多媒体技术,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娱乐化,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多模态环境下的大学第二外语教学既不能完全照搬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也不能标新立异、建造空中楼阁,应该在多模态话语理论和学习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优秀成果,构建适应大学第二外语课程要求的多模态教学模式。3大学第二外语多模态教学模式构建根据张德禄,丁肇芬(2013)构建的外语教学多模态选择框架,构建大学第二外语多模态教学模式应从教学环境出发,制定教学程序,

8、选择教学方法。3.1教学环境8教学环境是指包括当地社会文化、职能部门、教育政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