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

ID:10151842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1

小学低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_第1页
小学低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_第2页
小学低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_第3页
小学低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低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低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体会文章思想。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关键词】阅读能力;兴趣;循序渐进;意境【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243-01语文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课程,有人说语文学起来很难,但是也有人说学起来很容易,为什么能有如此大的差距呢?笔者认为是我们教育者在教孩子学语文时的导向问题,那么

2、如何才能让孩子学好语文呢?本人认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好语文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学的是语言,是要学会鉴赏与创作,因此,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激发阅读兴趣,精心设计课前导入。4俗话说好的导入就是成功的一半,它能激起你阅读的兴趣,同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大大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特别的强,对任何事物都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想法,我们就应该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课前的导语,强烈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风娃娃”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感受过‘风’吗?‘风’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像我

3、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我们什么时候需要风吗?刮风的时候我们周围的事物会怎样?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风’的课文―《风娃娃》,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方法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进行阅读。学生之所以被称为学生,他们必须学习才能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这就不能过分夸大学生的聪明才智。一定要让学生在学习、阅读过程中掌握知识,人认识事物的规律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作为阅读也应这样。阅

4、读兴趣很重要,它是任何人喜欢阅读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提出合理的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过深又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度”的把握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4“循序渐进”。一年级时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达到这样我就及时表扬、鼓励他们。现在我的孩子们已经二年级了,我要求他们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能有一定的感情,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今后,三年级时我想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能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

5、,甚至是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相信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不同时期提出不同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三、采用多种方式阅读,提高阅读能力。4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烦的就是教师无休止的讲、讲了再讲,就像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定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读,如“通读、小组读、分段读、领读、品读等等。”并且在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读出含义。对于阅读

6、课文我就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遇到较难理解的,让他们互议,我只做适当点拨。有疑点,有问题,才能有思考,有创新。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文章的重点处设疑,或在文章的题眼处生疑,或在文章的“空白”处找疑……进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解疑,或反复阅读,或查找资料,或联系上下文等等。阅读是个性化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给他们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张扬他们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能提高课堂阅读的效率,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得到了很大提高,阅读能力得到充分发挥,阅读的主

7、观能动性有了很大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会完成得不仅漂亮而且轻松愉快。四、创设阅读意境,读出文章意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我在上每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课文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这样以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阅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是身临其境的体会文章意境。总之,阅读训练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才能找到最为理想的途径。参考文

8、献[1]《阅读发展心理学》闫国利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中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结构的研究》李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