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参与度探究

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参与度探究

ID:10155660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1

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参与度探究_第1页
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参与度探究_第2页
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参与度探究_第3页
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参与度探究_第4页
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参与度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参与度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参与度探究数学课堂学习中,学生“有没有参与”“参与多少”“怎样参与”值得关注。参与度的高低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知识方法的固化、思维智慧的启迪、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控制难度,促进学生全员参与数学课堂学习中,存在全员参与少数化的问题,可以通过控制难度,促进学生全员参与。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在学习设计中须全面体现。控制难度的另一层含义不是降低难度,而是要有层次地推进难度,控制学习节奏,让中下等生在梯序中较为容易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共同体验知识的联系与变化,享受思考的美妙过程。例如,在学生已形成小数简算的基本技能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一变:将基础

2、知识中的“5.47+1.9+0.53”变为“5.47+1.9_____”,要求学生补充成一道小数简算习题。每个学生都给出了答案,主要有“5.47+1.9+1.53”“5.47+1.9+3.1”“5.47+1.9-1.47”“5.47+1.9+1.53+3.1”四种类型,有学生受启发又给出了“5.47+1.9+1.53-0.9”,中下等生答案基本是第一、两种类型,个别给出了第三种。5二变:变“5.47+1.9_____”为“5.47-1.9_____”,学生很快给出了“5.47-1.9+0.53”“5.47-1.9-3.1”“5.47-1.9+0.53-3.1”三类答案,不少学生还给出

3、了不止一种答案,中下等生受前两类题影响,对“5.47-1.9+0.53-3.1”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理解。三变:变“5.47-1.9+0.53-3.1”为“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立刻兴奋了,出现了很多类似“2.3×4.1+2.3×5.9”的答案。四变:变“_____×__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_”,学生有点愣住了,慢慢地开始有人动笔了,类似“2.3×19+2.3”的答案产生了。五变:变“__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学生提笔便做,做着做着发现不对劲,原来看似简单却不简单啊。最

4、后,教师要求学生组内互选习题写出关键步骤并说出根据。五次变化,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思维难度在问题的精心设计中不断递进,学生的能量在每次变化中不断释放,每道题都饱含着学生自己的思考体验,还受到同伴的启发,思维不断碰撞,课堂上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学生所编上百道习题均在课本之内,转换了角色,转变了形式,控制了难度,学生才真正全员参与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中来。二、增强趣度,促进学生全程参与5整节数学课中,学生做到全程参与是很困难的。在学习内容上,可以选择适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丰富的、生动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材料,增加趣度,促进学生全程参与。例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地震和海啸灾难

5、,致使福岛核电出现核泄漏,为了预防核辐射,一时间超市的碘盐被抢购一空。六年级学生正好学到比例尺,教师为学生提供含有扬州和福岛两市的地图,提问“核辐射最大影响范围为200~500千米,我们生活的城市有危险吗?”学生通过测量、计算,运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出了扬州距福岛的直线距离,得出结论。课堂上,学生趣味盎然;课后便迫不及待地解释给家长听,用数学的科学性和理性美劝阻家长不要盲从。在学习形式上,比赛、接龙、闯关、游戏、猜谜等多种方式配合使用,可以让学生寓学于乐,在轻松热烈的气氛中全程参与学习。三、优选角度,促进学生灵活参与数学学习中过多形式化的训练,易形成定势思维,可优选角度,促进学生灵活参与

6、。在学习的内容上,可多角度钻研,深挖其内在价值。例如,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关系“式与方程”中一道习题:鞋的尺码通常用“码”或“厘米”作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b=2a-10。(b表示码数,a表示厘米数)根据这个关系,把下表填写完整。5学生解决问题并明确方程和算术法的适用性后,老师追问鞋的码数和厘米数是不是存在这样一种关系。学生对自己的鞋子进行测量计算,结果全傻眼了:没有一个符合书中的关系式!比较后发现厘米数的计算结果都小于实际测量的结果,有学生灵机一动,测量鞋垫的长度,居然符合了!这时学生才明白:生活中鞋码是指鞋子的内长。视角的转变,让学生在惯性学习中碰了钉子,认识到灵活参与的重要性

7、,更深刻地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切不可纸上谈数。在问题的表述上,可以是文字式、图文式,也可以是文图结合式。还可以给出多余条件、变换叙述视角,打破惯性思维,多些理解性、分析性语词,而少些程式化的固定句。问题的设计不必总是老师给条件,学生写算式,要给学生更宽广的参与视角。四、把握跨度,促进学生高效参与5教学活动的设计不要局限于一课一点,可以增加跨度,在更大范围内把同类知识进行整合,沟通联系,或把相关知识进行组合,对比辨析,综合运用,促进学生高效参与。在综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