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走进文本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走进文本

ID:10158876

大小:3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6-11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走进文本_第1页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走进文本_第2页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走进文本_第3页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走进文本_第4页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走进文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走进文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走进文本一、研究主题与背景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走进文本?教师在讨论中有不同的声音。有教师说:走进文本,学生就要做到阅读与思考相结合;也有教师说:教师必须要充分理解文本以及在备课中把教师的理解与教学设计结合起来;更有教师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其实是教师、学生、文本的多角度结合,依据教师的引导,学生的理解,师生对文本的共同咀嚼,更好地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学校刚好进行“校长课堂开放周”。为此,我们语文教研组决定围绕“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走进文本”展开一些研究。而我这堂四年级下册的《花的勇

2、气》也就成为研究的开始。二、课堂研究描述四年级下册《花的勇气》是一篇略读课文,节选自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这篇课文构思精巧别致,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寓情于景,情理交融,耐人寻味。语言生动、优美、流畅,值得细细咀嚼品味。于是,我们教研组全体语文教师围绕这样一个主题,结合这样一个文本,一起听了我的第一次试教课。[第一次教学](片段为初读部分)师:谁来说说文中哪一段话使你感受最深?10生: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使我感受最深。师:(出示最后一段话)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生(齐读):我的

3、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师:作者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感受吗?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完成下面的填空。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因为();扒开草后看见躲藏着的小草时,感到(),因为();离开维也纳前,感到(),因为();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因为();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因为()。(先让学生找到感受最深的那句话,而后再进入文本去找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理解文本。)(一)第一次教学后,教研组讨论我自己对课不是很满意:这堂课,虽说

4、有与文本交流对话的过程,但是让学生一开始就关注最后一句主题式的语言,对学生的思维是一种禁锢,学生在而后的对话交流中似乎语言贫乏,难以真正走进文本。而此时,我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显得比较被动,学生也学得不自然。教研组教师的看法是:我的教学设计从整个环节来看,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在培养学生与文本交流、理解的能力上显得有些不够,引导学生关注的点比较少,从而引起学生语言的不足,问题还是出在教师的引导上。10老师们普遍感到我的这节试教课没有能够真正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等进行的有效交流不够。学校校长在此

5、时,向我们介绍了绍兴县柯桥小学洪志明老师关于“生本课堂”的一些经验,觉得应该要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关注课文的特点,把握“以生为本”的核心思想,打开思路,才能找到相应的突破口。洪老师觉得:传统的课堂,教师关注的重点是文本的知识点,教学参考里面的一些重点,是否让学生理解。反映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必然会或多或少地,甚至不自觉地把答案和盘托出。虽然本节课上不太明显,但是遇到学生理解不到位时,理解出现偏差时,教师还是有点自觉地、无意识地“引导”学生向教参的答案上去理解的意味。这种向标准答案不断迈进的课堂教学

6、,对学生真正理解文本,对培养和发展学生阅读力有多大价值?我们在集体反思与讨论的基础上,普遍认为:教师应尊重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时教师还需要停下来,让学生多关注文本,再抓住一些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无需其他媒体,文本就是最好的资源。更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学会正确表达,学会有序表达,学会融入文本与自我思考相结合的表达。这样的氛围才能够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更好地理解文本,从而提升阅读力。10教师们达成的这个共识说明:在课堂中,要关注学生,教师作为引领者,要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

7、教学环节,课前多思考学生这时会怎么回答,多从学生角度来设计教学流程,这样才能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更好地帮助学生走进作者、走进文本世界,建立起有效的对话。[第二次教学](片段仍为初读部分)教师出示:怦然一震(这篇略读课文,教师觉得这个词语最难读)抽生读词语。师:这个“怦然一震”在哪一自然段。除出现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之中,还出现在什么地方?回到导读提示。(课件出示“导读提示”。)师小结:读文章,就是和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师:请大家认真读一读,导读提示,哪一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读了

8、这个问题,我们肯定知道了冯老在维也纳,他的心情经历了什么?1.生打开课本,圈出文中四个关键词。2.师生共同交流。3.师:他的心情怎么会经历这么大的变化呢。请同学们认真地默读课文,在这四个词语的前面或后面去找一找原因。试着用最简洁的词语来概括,可以从文中直接圈出关键词,也可以用自己想到的词来概括。104.交流:(1)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为失望的?(绿色泛滥)(2)那作者为什么会遗憾呢?(花躲草下)(3)作者又什么会“惊奇”“怦然一震”?(冷风冷雨、拔地而起)整个交流过程,我觉得还是比较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