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改革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与学的反思

对新课程改革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与学的反思

ID:10160567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2

对新课程改革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与学的反思_第1页
对新课程改革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与学的反思_第2页
对新课程改革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与学的反思_第3页
对新课程改革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与学的反思_第4页
对新课程改革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与学的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新课程改革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与学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新课程改革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与学的反思摘要:随着我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全国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高级中学要始终贯彻与落实“以学指教”的人本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性的教学发展观。在整个的新课改过程中,其教学理念革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多元以及学习方式自主等优化,形成了一整套的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全面性、信息化、系统化的体系,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员,我将针对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与学过程中,围绕新课改特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在真个教学活动中以探索与实践课堂为基础,从而实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的提升。关

2、键词: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教与学方式【中图分类号】G633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背景以及意义5基于现代化教育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愈加强调对于人才选拔机制的多元化、全面性以及技术型等特点。除此,现阶段我国信息与经济化社会飞速发展,对于信息技术的探索、应用与研究呈现发展阶段。基于如此教育与社会的双重背景下,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也摆脱了“传统”地位,近些年来其逐渐地占据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一席之地,形成一套专业化、技术化以及信息化的系统化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相关研究表明,伴随着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不断革新与优化,使得大部分的高中生逐渐地认清信息技术

3、与经济社会的关联性,提升其信息技术知识、计算机office等软件以及一些高科技信息技术产业生产研究等应用与创新能力,使其成为现代化人才,更好地有助于提升我国整体综合国力发展。1.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特点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其教学过程是通过不断地贯彻与落实、探索与总结以及分析与研究等过程,从而实现其课改的有效性,最终提升高中生信息技术的综合知识。2.1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正是我国十七大精神的贯彻与落实,强调我国各行业应当转变与优化传统的岗位职能,从而实现推动我国整体发展。正是如此,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过程中

4、,中小学领导以及教师深刻地认识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其课程地位由选修变必修,其教学课堂呈现教师为“辅助”与“主导”的载体,通过创设情境或者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其变得多元性、信息化以及技术型的知识体系转变,逐渐地培养高中生正确地学习观念,从而提升高中生的学习兴趣。2.2强调学生自主学习5新课改的实施,其核心在于推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从表观上看,新课改的实施从一定的程度上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然而,真正地深入推究其教学核心,不难发现,新课改的实施以原有的教学为前提,在其基础上进行不断地优化,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5、与创新意识,全面提升高中学生信息技术素质。2.3强调教学切实设计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的实施,其摒弃了“满堂灌、填鸭式、应试化”等教学课堂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适当规划教学进程,合理构建教学气氛,从而实现课改的效率。对于教师而言,其整体教学课堂的主体在于课本内容的教授,导线则是知识的引导与扩展以及创设情境,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满足其学习与成长的发展,培养其个人信息素养,从而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养。2.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的教与学古人云:教学相长也。对于现阶段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的实施与研究,也逐渐地确立其核心理念,即“以学

6、定教”的教学理念。其重点不在于形式上的生动与新颖,而在于构建学生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以及最终其教学对于学生的现实成长意义。以下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做出如下几点归纳:53.1理论是教学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然而,对于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其课程的本身是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教学标准,即理论是教学的基础。大部分的教师,往往在追求《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大纲与目标的教学,过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往往出现一个现象:高中生在教学课堂中,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够解决一些课堂问题,但当参加计算机测试考时,便缺乏理论之间的联系,无法使关联

7、性的不同信息技术实践操作,降低了计算机学习的效率。3.2情境法教学5对于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而言,情境法教学的实施,是基于多种传统与课改的教学方式的混合式教学。其一般教学课堂,往往是利用情境法教学作为引导,创设情境,进而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逐点消化学习等穿插性的教学设计。例如:《信息的获取》课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历届环湖赛与2013年青海环湖赛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们感受自己身边发生的人和事,自然导入学习情境,师:同学们利用PPT撰写一篇关于2013年青海环湖赛的文章(可包含图片、文字、视频、音乐等),你会如

8、何获得相关资料?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讨论,提升其学生自主与合作意识,通过利用网络信息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