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发展战略选择历程研究

新中国发展战略选择历程研究

ID:10161349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6-12

新中国发展战略选择历程研究_第1页
新中国发展战略选择历程研究_第2页
新中国发展战略选择历程研究_第3页
新中国发展战略选择历程研究_第4页
新中国发展战略选择历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中国发展战略选择历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中国发展战略选择历程研究摘要:毛泽东同志的发展战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辟了先河;邓小平同志的发展战略是扭转时局的跨世纪发展战略;江泽民同志的发展战略是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胡锦涛同志的发展战略是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发展战略一脉相承的发展战略的创新。各个时代发展战略是相互联系的。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总结了形成和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并充分认识到研究我国发展战略的意义。关键词:战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中图分类号:D6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004-02人

2、类社会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我们党选择和制定发展战略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和政府首要的任务就是构建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相结合的理想目标模式,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以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贵州的发展问题就是这一宏伟框架中的一个方面。8一、开辟中国特色建设道路先河的发展战略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曾经提出了“超英赶美”的发展战略。关于中国的发展问题,毛泽东同志最初基本

3、的设想是用10至15个五年计划左右的时间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可是,到了1957年11月,毛泽东提出了用15年左右的时间,在主要工业品的产量方面赶上英国的口号,并设想再用20年到30年时间在经济上赶上并超过美国。至此,“超英赶美”的发展战略已基本形成[1]。这种发展战略,具有以下严重的局限性:第一,急于求成,使得发展战略严重脱离我国的国情;第二,对于现代化对社会主义的决定意义认识不足,对现代化独特道路意识形态意义过分关切,由此导致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三,从哲学上讲,在许多方面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但在这一时期,

4、其发展战略思想也有合理因素。例如,毛泽东同志提出要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兼顾各个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等。这说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多年的不懈努力虽然在实践中失败了,但其所取得的积极思想理论成果,仍为中国共产党人寻找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依据。二、扭转时局的跨世纪发展战略8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整套理论、路线,概括为“中国的发展路线”,实现了对我国发展战略认识的一次飞跃。如在战略目标和步骤方面,按照邓小平的设想,到21世纪中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

5、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这一目标邓小平又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在战略任务方面,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他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2]63在战略重点方面,邓小平明确指出:“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2]9在战略布局方面,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十三大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8的战略布局。”[2]345实践证明邓小平发展战略是正确的:第一,其“三步走”的战略目

6、标,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毛泽东赶超战略和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在其战略目标的设计上,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为了迅速地增强国家实力,早日实现现代化。不同之处是前者急于求成,而后者则循序渐进。第二,邓小平提出了合理、切实可行的战略重点。他指出了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三个战略重点,这就抓住了国民经济的根本和突出环节,而新中国成立初期把重工业,特别是把钢铁工业作为战略重点。这导致了发展的不协调和建设的巨大浪费。第三,在发展战略的依靠力量方面,二者都主张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但邓小平更加强调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

7、作用。而毛泽东则侧重于依靠工人、农民焕发出来的高昂的热情,而忽视依靠知识分子的关键作用。邓小平同志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一次飞跃,制定了扭转时局的跨世纪的发展战略,并使这一战略成为以后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在不同时期制定科学发展战略的基础和指导思想。三、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发展战略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从“三步走”发展战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运用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并使之与当代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又一次重大进步。第二

8、,江泽民还对今后五十年的第三步发展战略步骤进行了具体化设计,提出了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新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8党的十六大报告又在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把未来的五十年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