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女子教育的蓬勃发展

日本近代女子教育的蓬勃发展

ID:10164919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6-12

日本近代女子教育的蓬勃发展_第1页
日本近代女子教育的蓬勃发展_第2页
日本近代女子教育的蓬勃发展_第3页
日本近代女子教育的蓬勃发展_第4页
日本近代女子教育的蓬勃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近代女子教育的蓬勃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日本近代女子教育的蓬勃发展作者简介:郑思思(1989.1-),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辽宁营口,职务:学生,学历:硕士,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外国教育史。摘要:19世纪后半叶,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这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和日本民族的进步。1872年8月文部省颁布了《学制》,日本近代教育体制初步创立。明治新政府提出全体国民子弟拥有男女平等就学的权利,说明女子教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关键词:明治维新;《学制》;平等就学;女子教育一、近代日本女子教育制度化初创――《学制》的颁布1868年2

2、月(旧历1月)明治政府建立至1879年9月“教育令”颁布的10年间,日本政府以“学制”的摸索、酝酿、制定、颁布、实施为主线,初步创立了近代教育体制,也对女子教育有了初步的探索。1、近代教育的原点――“学制”前的女子教育71868年明治政府建立到1872年8月《学制》颁布,是日本政府摸索教育发展方向的阶段。在该阶段内,教育政策中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路线,即“复古主义”与“开明主义”。明治政府于1868年4月公布的国策纲领《五条誓文》中第五条提出:“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是日本近代教育发展的总方针,显然,教育目标

3、被定位为“大振皇基”。并且,在《学制》之前,日本政府实施了以“皇道”为教育最终目的与核心内容、且试图将其“神”化的“皇道主义”教育政策。明治初年,无论是日本政要的政策建议,还是政府公布实施的教育施策,均将教育与“富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在政府的“强兵”方针下,教育与军事发展有着诸多的关联。一是作为旧军人的武士参与到教育领域;二是重视“兵学”;三是设立专门的军事学校。可见,在《学制》颁布实施之前,教育已经成为明治政府“富国强兵”的基本途径。7在教育政策方面,明治政府早在1869年5月便命箕作麟祥等洋学者研

4、究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1870年3月,洋学者们主持制定了《大学规则》及《中小学规则》,该规则废除按照国别编制课程的方式,采用欧式科目编制方式。《学制》由洋学者主持制定,以西方近代教育制度为主要内容,它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日本政府文明开化教育政策方针的确立。各级学校教育已初步展开,新兴教育领域也开始萌芽:在女子学校教育方面,文部省1872年2月开设其直辖的女子学校(同年11月改称东京女子学校),京都府1872年5月开设女红场(1874年6月改称英女学校,1876年5月改称京都府女子学校),开拓使1871年12月派遣5

5、名少女随岩仓使节团一道赴美留学。在师范教育方面,文部省于1872年5月向正院提交《建立小学教师教导场之请示》,计划设立教师培养机构,同年7月在京东设立师范学校,成为日本第一所小学教师培养机构。上述“文明开化”的教育方针与教育实践,为此后初创近代教育体制的《学制》的颁布与实施奠定了基础。2、“学制”与近代教育体制初创下的女子教育《学制》是日本近代史上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并切实推行的教育立法。“学制”规定了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体制、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实用科学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学制布告”则宣示了新的教育方针与理念:虽

6、学校之创立历年已久,或因不得其道而误其人之方向,学问乃士人以上之事,农工商及妇女子则置之度外,不辨学问为何物。据此,此番文部省发布告定学制、渐改教则,望自今以后一般人民(华族、士族、农、工、商及女子),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人之父兄宜体会此意,厚养育之情,务必使其子弟从事学业(高深之学据其人才能而定,而使其幼童子弟不分男女就于小学者,则乃其父兄应愿超越之事)。教员的资格也是符合要求的男女皆可。7《学制》规定“学校分为大学、中学、小学三等”小学“是使一般人务必接受初级教育的场所”,分为普通小学、女子小学、农

7、村小学、贫民小学、小学私塾、幼儿小学(此外还应有残疾人小学)。此外,女子小学除讲授普通小学的课程之外,还教授女子手工艺。幼儿小学向6岁以下男女儿童讲授入学前的基础知识。另外,《学制》中还以“学校”的形式,规定了社会教育的内容。例如,“小学”中的“农村小学”有的是成年人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开设的夜校;“中学”中的“诸民学校”是为已就业的18岁以上男子及15岁以上女子而设,多数是在晚上进行技能学习。在学校系统方面,“学制”所规定的小学教育基本上是单一制的。虽然小学校有若干类型,如寻常小学,女儿小学、村落小学、贫民小学等等

8、,但其性质大体相同,课程、学习年限也相同。“四民平等”的教育原则仅局限在初等教育阶段、并未涉及中等教育。小学与中学的比例是二百一十比一。这样一来。中等学校以上的阶梯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攀登,中等教育乃成为攀入龙门的台阶。二、日本近代女子教育的蓬勃发展期(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在入学率上,从《学制》实施到1895年,学龄儿童的就学率虽然有增加,但幅度不大,1873年的平均就学率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