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厌学情绪的调查研究及应对策略

小学生厌学情绪的调查研究及应对策略

ID:10164976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2

小学生厌学情绪的调查研究及应对策略_第1页
小学生厌学情绪的调查研究及应对策略_第2页
小学生厌学情绪的调查研究及应对策略_第3页
小学生厌学情绪的调查研究及应对策略_第4页
小学生厌学情绪的调查研究及应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厌学情绪的调查研究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生厌学情绪的调查研究及应对策略摘要:厌学情绪在小学生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学生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厌烦等,有时还会有逃避倾向,经常以逃学的方式逃避学习,严重者会导致辍学。笔者采用自编问卷对平度市兰底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通过问卷了解到存在厌学情绪的孩子约占总数的15%,高年级学生的厌学情绪要高于中年级,且差异较为显著。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对厌学情绪的成因及对策进行了探究。关键词:小学生;厌学情绪;应对策略5引言:现在很多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非常重视,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但是,在当今社会竞争压力日趋严重

2、的情况下,许多家长又都把期望寄托在各种各样的学习和考试当中。于是,在“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等传统思想的指导下,人们爱把孩子成绩的优劣作为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要素。再加上教师不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片面追求分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等等因素,致使那些脸上写满稚气的孩子们,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期望。于是,有些孩子开始厌学,有些孩子因为不堪忍受而逃学拒学,有些孩子甚至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烦恼。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的脆弱和反叛?如今的孩子吃穿不愁、生活优裕,却为什么总是喊苦、喊累?为什么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变得如此困难?这等等等等的问题都应该引起我

3、们每一个成人和教育者的重视和思考。于是,笔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策略研究。以期对今后的学校和家庭教育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一、厌学情绪的表现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主要表现:1、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走神、发呆,爱做与课堂无关的事,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精神不振,爱打瞌睡,一般不愿做作业,或者抄作业或找别人代抄。2、经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3、学习无兴趣,缺乏求知欲、好奇心,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地学

4、习,学习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成绩和纪律表现差,而且有愈来愈糟的趋势。二、小学生厌学原因分析1、学校方面5“分数“的指挥棒还在无形中影响着教师,片面地追求分数,重复机械的作业,过重的题海战术在教师中还有存在。学生被分数、作业压得抬不起头来。调查表明,约半数的6岁至14岁的城乡少年儿童学习时间和睡眠时间不符合国家标准,表现为学习超时和睡眠不足。同时,加上教育教学方向与方法不当,导致少年儿童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甚至厌学。还有个别教师没有掌握育人的艺术,学生成绩不好,只会批评、责骂、冷嘲热讽,不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及时地辅导、鼓励。而这种教育只能

5、让学生越来越厌倦学习。这些厌学的学生又往往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差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出叛逆、消极的行为。2、家庭方面(1)家长的过高要求与期望。(2)家长的听之任之不重视。(3)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3、学生方面许多厌学的学生,并非是由于对学习不感兴趣,也不是由于性格中具有不能吃苦的品性,而是由于在学习方面存在着某一种或多种严重的落后,而影响了学习成绩,也就是学习能力方面的不足引起学习障碍,如:语言接受和表达方面的学习障碍、阅读和书写方面的障碍、算术方面的学习障碍。此外,儿童如果患有“多动症”,也会对学习成绩带来

6、极为不利的影响。总之,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结果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落后了、厌学了。看到这样的情况,作为一名教师,无容质疑。对学生的教育,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5三、厌学情绪的应对策略(一)学校方面:1、加强家校联系。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联手共管,做到学校能及时把学生在校内的表现反馈给家长,而家长能把学生在家的情况提供给学校。2、加强师资建设。学校要加强各项管理,特别是教学管理,师资力量管理。改变教师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角色观,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定教”的教学观念。(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

7、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要让他们高高兴兴、主动的学习书本上的知识,除了要求老师具有必备的教学基本功,还要善于创设活泼、新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怀着轻松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2)、尊重学生,给每一个学生鼓励和期望。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要在很长时间内用心灵来认识你的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面,他想些什么,高兴什么和担忧什么。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中的一种最细腻的东西。如果你牢固地掌握了它,你就会成为真正的能手。”让每一个学生成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机会,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

8、发展。53、指导课余生活。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合理地选择自己的课余生活,禁止学生上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二)家长方面:1、唤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作为家长应帮助孩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